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经济

崂山建42平方公里产业大脑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   2011-03-07 12:50: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从今年起,崂山科技城建设将实现突破,并由此拉开建设青岛中央科技区的序幕,”日前,崂山区委书记慕建民透露,随着崂山生物产业园的奠基,包括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研发中心等在内的13个生物产业项目今年陆续开工建设,以青岛国际创新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通信产业园为代表的一批专业园区建设加快,新一轮的人才、技术和资本正在崂山区聚集。借助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崂山区正在4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搭建服务于全市产业发展的核心“大脑”。
    生物园破土拉动科技城建设

  近日正式奠基的崂山生物产业园可谓是崂山科技城今年实现节点式发展的一个代表。这个投资额达到24亿元的科技园区已经吸引了13个生物产业项目入驻,其中近期开工的就有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研发中心、青岛银龄美海洋生物基地和胶原蛋白及水溶性海藻素研发、六和集团食品研发中心等4个项目,其它9个项目确定在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我们就等着项目建成后,开展规模化生产和研发,”提起即将在生物产业园开工建设的项目,青岛高次团粒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林一脸的兴奋。该公司在生物产业园建设的植被恢复与环境生态性治理项目投资达到1.3亿元,将建设培育中心、中试车间、种子库及筛选车间、仓库等。

    “生物产业园的开工拉开崂山科技城建设的序幕,其他专业园区的建设进程也加快了。”青岛高科园管委主任焦明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像国家 (青岛)通信产业园今年将完成地下空间利用方案设计,争取一期9万平方米的开工建设;与台湾东元集团合作的青岛国际创新园,将借鉴台湾南港软件园的经验进行建设和运营,今年将完成一期16万平方米的主体工程,并争取开展二期方案设计。另外,新能源产业园和科技企业总部基地今年将完成总体规划。

    青岛中央科技区临近破壳

  “十二五”期间,崂山区将依托滨海公路高科技创新创业黄金走廊,建设青岛中央科技区。崂山区委书记慕建民介绍,崂山区着力建设的青岛中央科技区以崂山科技城为载体,以32.5公里的滨海公路为主线,依托沿滨海公路一线布局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科院生物所等高校院所提供智力支持,在青岛国际创新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通信产业园等特色科技园区带动下,大力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从现实发展环境来说,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慕建民分析,刚刚闭幕的青岛市两会上,我市提出加快市南、市北、崂山等七区的融合,打造环湾型城市框架。作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大学和科研院所密集分布以及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区域,崂山区提出全力建设青岛中央科技区的时机已经成熟。

  另外,从今年起,崂山区的区位优势也更加明显。今年,青岛跨海大桥将实现通车,并通过海尔路直接进入崂山区,同时实现与青银高速公路和连接即墨的滨海公路的有效衔接,崂山成为青岛东西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点,有利于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的汇聚。

  “目前,我们已确定在‘十二五’期间培育发展10家骨干企业、100家科研机构、1~2万人研发队伍,”崂山区有关人士介绍,随着近期中科院兰化所、中石化安工院等一批“国”字号大院大所和山东六和等大企业研发基地的落户,崂山建设青岛中央科技区的步伐将加快,有望真正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大脑”。
安飞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