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经济

抓重点 打基础 创品牌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   2011-03-05 11:05: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2010年,市委统战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统战部的部署要求,在工作指导思想和布局上,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和谐,围绕提高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水平,抓重点、打基础、创品牌,推进各领域统战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建言献策取得新进展
    去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宣讲活动200余场次,举办各种讨论会、交流会、谈心会130余场次。充分发挥市和区(市)两级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突出共识教育核心内容,强化政治培训工作。全年共举办培训班67期,培训党外干部7930人次。会同市工商联以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为契机,创建了“和谐兴业岛城先锋”党建工作品牌,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履行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自觉担当社会责任。
    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编制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支持和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深入开展联合调研、对口调研和专题调研,全年形成了31篇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和许多重要建议。同时,积极开展“我为转方式调结构献一策”活动,共收到意见建议874条,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多措并举保民生取得新成效
    去年,市委统战部会同市工商联积极搭建服务民生、投资发展、产学研对接、融资服务“四大平台”,组织和引导民营企业促稳定、保民生。开展了统一战线“促进就业工程”,全年共举办 “民营企业进高校”、“民营企业进军营”等7个专场招聘会,组织1330多家民营企业进场,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建立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对接长效机制,签署合作协议31个。
    截至2010年底,全市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民营企业共有1317家,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社78个,带动农民增收2.09亿元;建设农业科技园创业基地30个、农村旅游观光园基地22个,投资各类项目119个,资金额达15.59亿元;吸纳安置农民就业5.2万人;举办农民工培训班162个,培训农民1.27万人。
    首创了法律、理财、医疗、文化教育和志愿者“五大服务联盟”,引导新阶层人士开展了67场专项活动,为4万多名群众提供了相关服务。
    多党合作事业取得新成果
    年初,市委制定出台了年度政治协商计划,认真落实关于重大事项征求党外人士意见的办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十二五”规划等重大问题,坚持亲自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全年召开征求意见会、情况通报会15次。参政议政成果丰硕,形成“两会”提案、议案1963件。完善对口联系工作机制。配合市政府办公厅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40个政府部门开展了对口联系工作。市委、市政府注重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知情出力搭建平台,全年参与目标绩效考核、“网络在线问政”、廉政工作检查等活动的党外人士达110人次。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召开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城市民族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大力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有6个宗教活动场所被评为全省首批“和谐寺观教堂”。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宗教渗透工作更加有力,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来青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
    筑牢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根基
    市委统战部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性工程,牢牢抓在手中、摆上重要位置。突出抓好调查研究和重点人物选拔培养工作。立足于今年开始的换届,对全市党外代表人士、“六支队伍”、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调研,摸清了底数,调整充实了后备名单,掌握了政治表现、专业特长等情况,并更新入库,为换届人士安排做好充分准备。突出抓好实职安排工作。目前,全市党外干部有740人,去年全市新提拔39名,职务调整56名,新增4名党外干部担任了区(市)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正职。选派17名党外干部参加了挂职锻炼。
    为坚持照顾同盟者利益,去年,市委统战部协调有关部门拨款3000多万元,整体改造装修民主党派机关办公楼和市社会主义学院;为部分民主党派市委会机关增加了内设处室和干部编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坚持每年为民主党派增加调研经费70万元;为不驻会副市级党外干部解决了医疗、用车、工资和住房等同等待遇问题,同时为省文史馆员协调解决了医疗保健待遇问题。市委统战部“挚友真情”服务品牌,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机关服务名牌。本报通讯员
安飞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