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鲜明的财富规则辅导着封闭已久的中国企业,以巨大的经济能量激活长期沉闷的中国市场,以先进的制度元素再造中国经济机制……跨国公司带给中国的似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当一起起商业贿赂丑闻被无情地抖搂出来后,这些头顶耀眼光环的庞然大物开始黯然失色。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由美国控制组件公司(下称CCI)引发的中国国企跨国受贿案,国资委调查组对中石油跨国受贿事实已经查实,额度只有不到1万元人民币,且为下属公司 。这与美国公布的动辄百万元的金额,相去甚远。此事已经引起了中纪委的高度重视,中纪委将派出专门调查组,对CCI国际行贿案进行调查。
■现象
跨国公司“集体堕落”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国际贸易交往的增多,在当今世界各国,商业贿赂行为普遍存在,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贿赂形式,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量的跨国贿赂案例被媒体揭露。而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渐趋激烈。跨国公司的贿赂案也层出不穷。
“沃尔玛案”。2003年 12月,昆明沃尔玛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在报审昆明沃尔玛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项目时,为云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彭木裕之妻在香港导购,并为其支付了10多万元人民币的购物费。东窗事发后,彭木裕获10年之监。
“朗讯案”。2004年4月,朗讯被曝光在过去3年间为近千人次的中国政府官员、电信运营商高管出资“访问”美国,并以“参观工厂,接受培训”为由安排前往夏威夷、拉斯韦加斯、迪斯尼乐园和纽约等地的行程。朗讯为此出资超过千万美元。案发后,朗讯被美国司法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重罚250万美元。
“西门子案”。2008年底,德国电信工程业巨头西门子公司同意支付大约13亿美元的罚金了结了困扰自己两年多的贿赂案 ,原因是:在2003年~2007年 ,西门子曾向5家中国国医院行贿2340万美元,与此同时,西门子还通过贿赂中国部分官员,获得了价值10亿美元的地铁工程和华南地区两个总价值约为8.38亿美元的电力高压传输线项目。
“力拓事件”。2009年7月初,力拓中国铁矿石业务总经理胡士泰与其他3位同事被上海警方拘捕,理由是“刺探中国国家秘密”,2个月后批捕时降格为“侵犯商业秘密罪”。事件仍在调查中。
“CCI事件”。2009年8月底曝光的CCI行贿案 ,几乎可以编一部“潜规则指南”。例如所谓的咨询费,CCI员工邮件中称:在对中国某石油物资公司项目的销售过程中,公司报价52万美元,但是客户把价格拉高到74.904万美元,同时要求22.9万美元的回扣,以咨询费方式返还。
跨国公司轮番登上中国商业贿赂榜单的结果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国内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事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