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个人理财品种大致可以分为个人资产品种和个人负债品种,基金、股票、债券等属于个人资产品种;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消费信贷则属于个人负债品种。这些理财产品在理财史上,大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时间”,特别是近十年来,每一年都有让人难以忘怀的关键词。 本专题撰文/本报见习记者 肖良华
启蒙
悄悄来到我身边
1999年以前,大多数市民的投资意识比较淡薄,习惯把钱存进银行,没有几个人具备理财技巧。但从2000年开始,随着之前几年国家一次次降息,储蓄利率已经很低 ,有的年份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话,市民把钱存进银行带来的可能是负增长,而购买证券、外汇等产品却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市民渐渐增强了个人投资的欲望,开始接触五花八门的理财知识。有了市场需求,理财类书籍和讲座等开始热起来,银行、房地产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组织的咨询活动更是大受欢迎,这成了当时岛城一道热闹的风景线。
减持
谁的眼泪在飞
2001年上证指数以2077.08点开盘,此后一直震荡上扬,并于6月14日创出上证指数的历史新高2245.44点。不过,这一切都因为6月份的一份文件而改变,6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股市开始下跌,两年多的牛市宣告终结,并且引发了长达数年的有关国有股减持的争论。2001年末股指报收于1645.97点,全年下跌20.62%,并且开始了中国股市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段熊市,不少投资者在这一年里颗粒无收,损失惨重。
保险
东方不亮西方亮 2001年下半年以来,股市走“熊”,储蓄、国债持续低息,使越来越多的市民不愿将闲散资金全部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股票,为了寻求低风险和相对高的收益,2002年,人们越来越多地盯上了各种各样的分红型保险。分红保险在保留保障功能的同时,提供了投资分红功能,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2002年开始,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名目繁多的分红险种,以险种的创新和服务的提升来细分市场,并且与银行合作,将分红保险摆上了银行柜台,进一步扩大了分红保险的影响力。
买房
看我72变
2002年底前没有买房子的青岛人可得后悔了,因为从2003年开始,青岛的房价开始上涨,而且一天一个样,2003年和2004年的涨幅都接近或超过了10%,部分海景房在这一年的售价每平方米达到了一万元。青岛房价的快速上涨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银监会列为重点监控的八大城市之一。
此后,青岛房价几乎还是年年上涨,但再也没有像这两年那样疯狂。后来看来,投资不动产在2003年是老百姓最佳的理财方式。
加息
十年之后 1996年至2002年,中国先后8次降息,2004年人民币升息是十年来的第一次,引起媒体、公众的高度关注。加息前,我国居民储蓄连续7个月下降,储蓄分流现象引人注目。调整利率有利于中低收入家庭提高收入,对于稳定银行储蓄也有好处。
加息后,居民的消费并没有受太大影响,但却提供了一种心理暗示。很多市民提前归还房贷,物价得以稳定下来,通胀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之后,市民对美元升息的反应就平静了许多,也未出现银行网点排队转存的现象。
黄金
爱上你我很快乐 经过2002年到2004年的上升后,2005年中国的黄金市场盼来了一个大牛市。2005年初国际金价438美元/盎司,上海黄金交易所价格是 114元/克,2005年底时已经攀升到540美元/盎司、140元/克,上涨了23%。新兴的黄金投资市场成为继证券、外汇 、期货之后的第四大金融投资市场,“你买黄金了吗?”是投资者们当时最关注的话题。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先后开办的纸黄金业务也很受投资者欢迎,因为这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据统计,2005年初介入金市的个人投资者有90%以上赚了钱,投资黄金成为投资市场上的一朵奇葩。
牛市
春天来了
2006年股市进入2月份后,大盘一直在1300点徘徊。过了5月份,大盘突然连续拔高,每天都有很多股票涨停。当时股民的问候语是:“你的股票涨停了吗?”
2006年12月14日,沪指冲上2249点,2245点的历史纪录由此作古,“挂在头上的熊掌”终于被斩掉了。
不过新高之后大盘根本没歇气,天天创出新高,2300点、2400点、2500点均被轻松突破,中国股市上最疯狂的一波牛市来临。
元年
死了都不卖
2007年,国内理财市场朝成熟和完善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这一年用“火爆”来形容中国理财市场一点也不为过,中国人也在这一年里进入“全民理财”阶段。纵观2007年,整个理财行业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都有了大踏步的发展。2007年股市从年初时的不到3000点,一路高奏凯歌直冲6000点以上,基金发行的纪录一次次被打破,银行理财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因市场理念的转变而火爆。2007年许多新的投资者冲进了市场,他们尽情享受着牛市带来的收益和快乐,“死了都不卖”唱出了他们的心声。
破发
我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2007年底,很多专业机构预测中国股市会涨到一万点以上,但到了2008年,股市却一路直下,一直跌到1600多点,跌幅超过2/3,牛市的背影似乎已经远去,很多人都在追问“说好的一万点呢”。受金融危机和自身泡沫的影响,在这一年里,中国股市上很多股票严重缩水。破发现象在股票、基金这类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中比比皆是,牛市中被热捧的大盘蓝筹股纷纷跌破最初的发行价,无数人被套牢。很多投资者站在山顶,不知如何下山。
复苏
下一个天亮 经济是循环上升的,冬天过去后,春天迟早会来到。只不过在人民币理财市场日益倾向保本化、短期化、收益固定化的今天,谋取高收益不再像过去那般简单。2009年上半年,大盘从2008年11月最低时的1600多点涨到了3400多点,大多数基金产品也开始扭亏为盈,部分股民和基金解套。就在前不久,IPO开始重启,创业板也即将走上前台,资本市场又开始出现繁荣的景象。相信,经历过寒冬的投资者们,会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