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郊区新闻

莱西李权庄镇:经济转型让项目说话

来源:青岛大众网   作者:刘亮亮 通讯员 李焕青 王国师   2010-04-28 07:36: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大众网青岛4月27日讯(记者 刘亮亮 通讯员 李焕青 王国师)亚洲第一生产技术的航空配件生产和研发中心的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基地的隆起,耐克旅游鞋、喜盈门染织、华金新苑针织等国际、国内名牌的集聚……阳春四月,走进莱西市李权庄镇,一个个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落户,让人如沐春风。
  
   “项目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捷径,以项目建设促经济转型,搭乘科技快船富民强镇,这是近年来我镇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强力支撑”,李权庄镇党委书记张维振如是说。2009年,该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57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867万元;出口创汇1.92亿美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624元,连续4年荣获青岛市经济发展20强镇称号。

优势平台构筑招商引资“金梧桐”

  巢好凤来栖。李权庄镇素有莱西市“南大门”之称,是莱西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东与莱阳为邻,南与即墨相连,地处三市中心的三角地带,是青岛通往烟台、威海、潍坊、龙口和东北三省的交通枢纽,尤其是青龙高速、青荣轻轨的开工建设更将该镇工业集聚区纳入青岛半小时经济圈内,交通位置得天独厚。

  同时,按照“50年不落后”的原则,镇里聘请规划设计专家对小城镇和工业区进行了总体规划,先后融资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现了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排水、排污、供水、供电、供热、天然气、通讯和有线电视线路架设13个到位。小城镇的集聚和吸纳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项目集聚的“磁场效应”。目前,共有228家内外资企业在镇内落户,全镇逐步形成了科技新材料、鞋帽服装、纺织印染、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五大产业链条,年创造产值180多亿元,吸纳劳动力就业1.5万人。

高科技项目抢占镇域经济“制高点”

  科技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谁在科技项目的集聚和发展中占据先机,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李权庄镇在招商引资的认识和实践上一直比较超前。近年来,该镇积极转变招商思路,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拉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高科技项目。2008年底,引进了投资5000万美元的华翔航空科技项目,主要为波音、劳斯莱斯、空客等商用飞机生产配件,主要生产技术全部由智能机械人操作,全世界拥有这类高端生产技术的企业只有4家,国内仅此一家,生产技术亚洲第一,项目去年6月份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去年4月,投资24亿元的伊科思合成橡胶新材料产业基地落户,10月份,投资10亿元的第派新材料反式异戊橡胶生产基地落户,两个企业将联手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据了解,目前该镇正在与日本铅游离铜、香港太阳能电池板等12个高新技术项目进行洽谈,高新技术项目将为该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预计5年后,高新技术产值占全镇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58%左右,成为该市典范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精细化服务打造亲商安商“金招牌”

  “一位客商一面旗、环境最具竞争力”。在项目引进、建设和培育过程中,李权庄镇实施的“五零”服务法让客商翘起大拇指。手续代办“零费用”。由镇投资服务中心和为民服务中心联合,对新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所涉及的土地、建设、环保等手续实行“一条龙”代办服务,人员、车辆全由镇政府统一安排,除必须上缴职能部门的税费外,手续办理中其他支出全由镇政府负担。现场办公“零障碍”。对开工建设项目,安排专人到工地现场办公,及时了解项目的推进情况,对遇到的困难,现场协调、解决。包联走访“零困难”。对投产项目实行包联制度,镇领导班子成员和经贸委人员每人包联3至5个企业。对重点企业,安排人员常年入驻。包联干部每周走访企业2次以上,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在第一时间知晓、在第一时间解决。感情沟通“零距离”。利用节日等有利时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到企业登门拜访、慰问,每年召开外商座谈会、企业交流会,沟通信息、加强交流,以情感人。保稳创安“零死角”。先后在园区设立3处警务区,除了白天巡逻外,从晚10点到次日凌晨4点,镇政府、派出所和村庄开展夜间联网巡逻,全力保障园区平安。

  优质服务赢得了客商的信赖和支持,成为该镇招商引资的“金招牌”。泰光公司从投资总额900万美元、5条生产线,发展到目前5690万美元、11条生产线;奥司登公司先后介绍了欧凯精密铸造、华翔航空、迈司达精密机械、日本铅游离铜4个项目在镇内落户。

蓝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