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中国首部食品安全报告出炉 添加剂成首要祸端
来源:人民网 作者: 2012-12-11 15:59: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至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费三元
近年来,诸如“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日前,由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江南大学吴林海教授召集主持编写的首部《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2)》正式出炉。据悉,报告近33万字,着眼于“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的完整体系,深刻详尽地反映了2011年度中国食品安全状况。
“人为因素”是首要祸端
在“食品”这个庞大的产业链之中,存在着许多的特性,比如生鲜性、易腐性等等,而这些特性在供应链体系的若干环节皆可能引发食品安全的风险。
“防控风险的首要问题是掌握‘风险点’。”吴林海表示,我国近年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绝大多数是生产经营主体不当行为、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已有的食品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等因素造成的。“人为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非法使用化学添加物,已成为引发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主体。”
吴林海介绍,目前分散的小农户仍然是农产品生产的主体,数十万家食品生产企业中90%以上是小企业,食品流通环节中个体工商户占据了绝对主体的地位,“这让食品安全风险难以预见,甚至防不胜防”。
食品安全未达居民“心理预期”
为了了解居民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吴林海的研究团队在12个省、市、区的城乡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发现,受访者对所在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十分不乐观。”
从报告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总值呈持续下降的态势,由2006年的0.864下降到2011年的0.408,进入了食品安全风险的“相对安全区”,但仍有许多人认为本地区食品安全状况“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
“居民的满意度并没有随着食品安全系数的提高而提高,这种反差未尝不是一个好现象。”吴林海表示:“群众的关注能促进监管部门的重视和生产企业的自警,始终保持在高压态势,食品安全才能不断提高。”
预防“祸从口入”要打“组合拳”
如何更好地防止“祸从口入”?监管部门、生产企业、甚至消费者自身都需要共同参与。
“当务之急是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将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最大程度地聚焦在微观层面上,进一步调控与优化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主体的经营行为。”报告中写到,只有厘清影响食品生产经营者行为的关键因素,并实施配套的政策组合体系,才能最终构筑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的防火墙。
“社会认知能力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性环节。”吴林海建议,作为消费者自身,也要努力提升食品安全的知识水平。(阮渊)
“人为因素”是首要祸端
在“食品”这个庞大的产业链之中,存在着许多的特性,比如生鲜性、易腐性等等,而这些特性在供应链体系的若干环节皆可能引发食品安全的风险。
“防控风险的首要问题是掌握‘风险点’。”吴林海表示,我国近年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绝大多数是生产经营主体不当行为、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已有的食品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等因素造成的。“人为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非法使用化学添加物,已成为引发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主体。”
吴林海介绍,目前分散的小农户仍然是农产品生产的主体,数十万家食品生产企业中90%以上是小企业,食品流通环节中个体工商户占据了绝对主体的地位,“这让食品安全风险难以预见,甚至防不胜防”。
食品安全未达居民“心理预期”
为了了解居民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吴林海的研究团队在12个省、市、区的城乡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发现,受访者对所在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十分不乐观。”
从报告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总值呈持续下降的态势,由2006年的0.864下降到2011年的0.408,进入了食品安全风险的“相对安全区”,但仍有许多人认为本地区食品安全状况“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
“居民的满意度并没有随着食品安全系数的提高而提高,这种反差未尝不是一个好现象。”吴林海表示:“群众的关注能促进监管部门的重视和生产企业的自警,始终保持在高压态势,食品安全才能不断提高。”
预防“祸从口入”要打“组合拳”
如何更好地防止“祸从口入”?监管部门、生产企业、甚至消费者自身都需要共同参与。
“当务之急是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将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最大程度地聚焦在微观层面上,进一步调控与优化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主体的经营行为。”报告中写到,只有厘清影响食品生产经营者行为的关键因素,并实施配套的政策组合体系,才能最终构筑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的防火墙。
“社会认知能力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性环节。”吴林海建议,作为消费者自身,也要努力提升食品安全的知识水平。(阮渊)
吴立州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