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8月25日讯(见习记者 李娜)“现在股市震荡,空仓休息期间就买点超短期产品吧。”8月25日,在威海路的工商银行青岛台东支行内,市民王先生正在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灵通快线”。据了解 ,在上一轮股市大跌行情中,不少投资者将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由于货币市场利率走高,一些银行还调高了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
热销源自股市暴跌 近期,A股市场经历疾风暴雨式下跌。8月17日,沪指暴跌176.34点,跌幅5.79%,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虽然在8月24日起有所回升,但仍有不少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保持观望。随着股市撤下的闲置资金逐渐增多,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销售也明显升温。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理财师张保华告诉记者,在股市大跌的时候,部分闲置资金会选择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保障资金收益率。一旦股市回暖,超短期理财产品则可以迅速赎回继续投入股市。
据介绍,由于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市面上超短期理财产品已先后推出近百款,期限从4周到2周、从7天到1天不等。部分银行的该类产品不受工作日限制,每周7天提供24小时服务,可随时赎回资金,实时到账。
上涨受益投资债券 在这波动荡行情中,由于超短期理财产品大多投资于债券、票据等市场,受货币市场利率走高的拉动,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降反升。工商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自8月25日起,将第二期“灵通快线”固定期限超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四周滚动型)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由1.60%调整为1.70%;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因近期货币和债券市场收益率变化,“中银货币理财计划之日积月累”产品的预期年化投资收益率由1.38%调整为1.58%。这远高于目前银行活期存款0.36%的年利率。
办理超短期理财业务的王先生算了笔账,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以1.3%计算,每存10万元资金,一年收益就要比活期存款多上千元,而且同样不影响使用。
三类人群适合购买 工商银行青岛台东支行理财师郇毅告诉记者,由于超短期理财产品一般都有起购门槛,例如工商银行的“灵通快线”需要5万元以上才能购买,因此购买此类产品的投资者需要手握一定资金量,并且短期内资金闲置。根据投资者身份的不同,郇毅大体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股民,在非交易日或观望期内可以投资超短期产品,想入市时又可立刻赎回。这一人群中也包括打新股的股民,他们在等待新股的间隙可将资金投入其中;第二类是暂未找到合适中长期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会选择超短期产品作为中转。“在上一波大跌来临之前,我的部分客户赎回基金后,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新基金,也选择了超短期理财产品作为过渡。”郇毅说。第三类是一些生意人,他们一般都有较大额度的短期闲置资金,此类产品可以满足资金中转的需要。
但需要注意的是,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虽比活期高,却比定期要低。因此对于资金长期闲置的投资者而言,选择超短期理财产品就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