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龙山风景区
来源:半岛旅游资讯网 作者: 2009-09-28 13:01:00
费三元
龙山,又名天井山,系崂山余脉,位于即墨城区东5公里的龙山街道办事处大村村南,海拔81米,因山顶有一深井,据传井中栖龙,故名龙山。
龙山山容端庄,山势舒缓,林木葱茏,曲径清幽。此山虽不高,却古今闻名,它不仅有神奇的传说和兴盛已久的庙会,古代的地理志中也多有记载。在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环宇记》中,即墨诸山峰,天井山列在首位:“天井山在县东十三里,周回二里,顶上有井,水味甘美,因名天井。”《崂山续志》载:“四隅廉峻方似削,若人工修剔而无斧凿痕,故曰天井。”
相传,北宋初年,龙山下有一李姓之妻王氏生一小黑龙,小黑龙因被父削去尾巴痛极,一爪抓出山顶的龙池,后飞到黑龙江战胜行灾作恶的大白龙,为民除害兴利,人们把这条黑龙称为“没尾巴老李”,极为尊崇。没尾巴老李行云布雨极为灵验,若遇天旱,求雨辄应,恩泽广布。慈禧太后曾亲书“泽周壮武”匾额,光绪皇帝敕封其为“九江王”。据载,明清以来就盛行“取龙牌祈雨”,清代齐鲁大地九州十府一百零八县,有“龙神”之类的庙坛107处,其中祷雨灵应者7处,唯天井山龙王庙独有池中龙牌,共贮有金属制龙牌63面。
天 井
天井,又称“龙池”,非人工凿成,也不是传说中小龙抓出的,而是远古火山爆发导致地壳变动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天井纵9─12米,横4.5─6米,深14.8米,看似深不可测,颇为惊险壮观。井中之水清澈甘润,常年不枯,以石击水,声若宏钟,为历代游人称奇。明万历《即墨县志》有“天井龙霖”的记载:“山巅有泽峻直下,百仞浒水深不涸。”清代康熙二年癸卯科举人、被称为“邑诗人之冠”的黄垍有记曰:“山之巅有石井......其水清冽注,以物投之锵然有声,佥曰此海窍也,下通蛟龙宫。”井口边沿有崂山花岗岩建成的石雕围栏,高1.5米,周长40米,其状大有“龙宫”之势。
龙王庙
龙王庙又名“龙神祠”,传说始建于南宋初年,明嘉靖六年重修。后屡经战火和人为破坏,毁损较为严重。1993 年重修龙王庙,面积达1300余平方米。庙门是一高两低、中间为正门,贴有篆体对联,上联是“天眷有德”,下联为“井养不穷”,横批为“风调雨顺”。正门东西各有一侧门。进门迎面是斗拱飞檐的大牌坊式照壁,正中雕蟠龙二,神态如飞,两侧及背面书有名人诗文。照壁东西分别为钟楼和鼓楼。院中央便是天井。井北正中是龙王殿,塑有黑龙王神像,两旁为风伯、雨师、雷公、闪娘神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殿上方塑有两条蟠龙,体态雄健,绕梁如生。殿门正中上悬慈禧太后亲书“泽周壮武”字匾,两侧挂御赐宫灯一对。另建有东、西两偏殿,东殿为财神殿,西殿为菩萨殿。东厢为文物厅,陈列龙牌、名人诗文,西厢为迎客厅,可供游客啜茗小憩。
更多新闻
- 即墨柳腔
- 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
- 即墨龙山风景区
- 即墨旅游精品线路
- 重庆旅游局长王爱祖来我市考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