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一中:桃李芬芳总是春
来源:人民网 作者:宋学春 任献文 2009-09-23 14:57:00
费三元
山东省胶州一中校长刘文对教育管理工作的严格要求,也体现着他对本职工作的辛勤付出。正是凭着追求卓越、励精图治的精神和新颖独到、开放超前的教育理念,刘文正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协作,拼搏奉献,让胶州一中这所百年名校以更加新颖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山东省内众多家长和莘莘学子理想的学校。
不断放大教育优势
胶州一中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办学传统的百年老校,2002年该校整体搬迁至胶州新城区,座落于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三里河文化遗址东侧。学校投资1.2亿元,占地300亩,现有79个教学班,在校生近5000名,教职工368人。近年来,该校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示范性高中”(全省四所)等50多项地级以上荣誉称号。
不断放大教育优势,是胶州一中的办学重点之一。目前,该校的硬件设施水平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多媒体教学设施覆盖每一个教室,电动无尘黑板、一流的塑胶运动场、实验室、闭路电视、校园网、高档阅览室等都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提高硬件设施的同时,胶州一中面对来自农村、城市、贫困山区等多元化的学生群体,注重因势利导使他们互相融合,互相学习,教育农村学生学习城市孩子的眼界开阔、善于交际的优点,引导城市孩子学习农村学生的纯朴善良、体贴他人的长处,彼此在取长补短中过程中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为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截至目前,该校已培养4万多名毕业生,9届全国人大常委、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当代著名理论家逄先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王涛,世界水科学院院士王宝贞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均是该校学子杰出的代表。
教育科研结硕果
近年来,胶州一中高考屡获佳绩,这是引起人们关注和向往的根本原因之一。2003年高考王荣祥同学荣获青岛市理科状元;2005年该校高考我校本科达线人数突破700大关,获胶州市第一;2006年该校本科达线人数再获胶州市第一,在青岛市近70所高中居第五位,校长刘文正在岛高考总结会上作为青岛77所学校的唯一代表做了典型发言。“这些辉煌的取得与狠抓教育科研有着密切的联系”,校长刘文正阐述其中的秘诀。
在师资建设上,该校实施了“名师工程”,要求中青年教师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并采取了“立足原有师资,鼓励在职学习,派出进修和引进优秀人才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的业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在全校营造了学习型、研究型的学术氛围,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入了不竭动力。该校申报的《教师实践中的“教育智慧”的生成研究》被批准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被确定为青岛市2006年重点课题。
该校还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制度,让教师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并通过分组,让教师先下水做题,选出典型的、学生易错、可举一反三的题目和知识,精编讲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用老师的时间换取学生的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避免了简单机械重复和“揉搓学生”的现象。
为避免“一刀切”教学现象,特别是让成绩平平的学生重拾信心,胶州一中建立了“关注每个学生,促进人人成长”的工作机制。要求教师关注尖子生,提高知名度;关注中等生,提高满意度;关注后进生,提高安全度。针对以往教学策略“抓两头,促中间”把中等生放在教育的“盲点”上实际,他们在强调抓“两头”学习的同时,把中等生作为关键,与教师建立结对关系,通过定学生,定计划,定目标,定教材,定教师,定责任,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课,将大部分“中间生”逐渐转变为学习上的“中坚生”,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高考升学率。
全新服务育新人
视教育为服务,确立“育人第一,学生至上”的理念,让胶州一中不仅培育出优秀的人才,也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魅力。“服务学生绝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对学生提出适度的要求,为他们超越自我、挑战自我提供新的平台。这里面要处理好磨砺与摧残、适应与超越的关系,不能把学校办成‘文明的监狱’,也不能办成‘放任自流的俱乐部’”。
在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的同时,该校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服务,该校出台了学生自主选校和选班制度,只要提出正当理由,学生可自主选择到别的学校或别的班级学习。通过开辟校长信箱、学生与校长对话等渠道,给学生提供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为拓宽救助贫困生渠道,在对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的同时,学校每年还拿出80万元的奖学金,此外全体教师每年还捐款2万元,用于对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2005年该校与世界500强企业艾默生机电公司胶州分公司签订了“高等人才教育合作议案”。该公司每年给予每生4500元至6000元人民币资助,学生毕业后在胶州分公司至少服务5年。
为便于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使学校接受家长和社会的共同监督,每年学校都要发放家校联系卡,将班主任和学校主要领导的所有电话向社会公布,家长们有事可以直接向学校有关部门甚至校长反映,保证了双方的及时沟通。每逢春节还要向他们发送贺年卡,形成了家长、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学生、家长向我反映问题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永不满足,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是胶州一中人不断站在新起点,瞄准高目标,创造新辉煌的动力之源。
更多新闻
- 胶州三中:走“科研强校”之路
- 胶州二中:养成教育,环境育人
- 胶州市实验中学:让每个学生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 胶州一中:桃李芬芳总是春
- 胶州市第十一中学:为宗旨,坚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