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工作会议发言摘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10-27 14:11:00
原标题: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工作视频会议发言摘登
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升级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近年来,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围绕“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深化产教深度融合,不断推动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升级。
一、增强责任意识,夯实产教融合工作基础
履行行业职责,促进产教协同发展。专门编制了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近期,完成了教育部委托的《智能制造与人才培养研究》和《制造业继续教育与培训政策建议研究》两个课题研究。
开展需求预测,指导人才培养方向。积极开展行业发展信息、产业技术信息及人才培养状况的分析;组织开展包括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行业的人才需求分析、预测和发展对策研究,引导行业职业教育向产业升级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领域发展。
整合行业资源,完善行业指导队伍。聚集一大批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专家,成为推动机械职业教育改革的主力军;组建了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实践的“机械行业人才培养联盟”;建立行业职业教育重点企业联系制度,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创新实践活动。
二、服务转型升级,创新校企协同发展模式
创新产教对话活动,推动校企合作育人。2014年9月,我们召开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机械行业开展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实践的指导意见》,启动了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实践活动,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创新实践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面向产业重点领域,组建跨区域职教集团。推动组建了全国性的“机械行业新能源技术装备职教集团”“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职教集团”等。
推进产学研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在全国20所职业院校建立大连机床集团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同时,在25家大型企业中建立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基地,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三、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产业人才培养质量
突出产业发展要求,推动教学标准建设。组织行业、企业和院校专家,先后参与了教育部委托的20个加工制造类《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工作,《高职专业目录》制造大类相关专业修订工作,以及“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研制工作。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开展专业创新建设。为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启动“中国制造2025”重点观测专业建设项目,通过发布重点观测专业目录、设置监测指标、评价专业建设情况等,引导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服务和支撑产业人才需求。
打造竞赛品牌,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技能大赛成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技能人才、展示职业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此外,重点围绕教师能力的提升,连续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制造及自动化技术教师大赛等多项职业院校教师竞赛,创建了行业竞赛品牌。
聚焦健康服务 推进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近年来,我委对接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需求,切实发挥行指委研究、咨询、服务等职能作用,不断深化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中医药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坚持产教融合,推动中医药职业教育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同步规划
抓住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有利契机,加强调查研究,着力从中医药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研究提出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实际紧密对接
紧扣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对中医药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推进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推进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4年,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和《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指导中医药职业院校探索适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已形成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3+3”分段培养,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3+2”分段培养,五年制高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5+2”分段培养等模式。二是推进专业设置与行业需要对接。积极参与《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提出将原中医保健康复技术专业拆分为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建议,增加了中医护理、中医健康管理等专业或方向。同时,及时调整完善教学标准,制定了中职中医、中药、中药制药等9个专业教学标准及其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三是推进人才培养与岗位规范对接。依托中医药职业院校、企业建立了6个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搭建起院校培养与技能鉴定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同时,在组织的中药、针灸推拿、中医护理等专业技能大赛中,均吸纳行业企业、医院专家参与比赛标准制定和执裁工作,着力缩小行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实际要求的差距。
三、健全运行机制,努力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行业指导能力
紧跟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形势,着力在运行体制机制上挖潜,提升行业指导能力。一是建立教育教学研究机制。每年开展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教学方式等专题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十二五”期间,由我委组织申报、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46项,形成教学改革成果174项。二是建立工作协同机制。针对重大专项、重要任务推进落实,注重院校联合,协同推进。启动了针灸推拿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建设,组织11所相关院校协同攻关,成功获得教育部立项支持,现正有序实施。三是建立职教年会制度。针对中医药职业教育发展重点难点,建立了职教年会制度,每年围绕不同主题,进行研讨交流。行指委成立以来,先后围绕“深化中医药专业建设,提升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主题进行座谈交流,收到较好成效。
加强行业指导 推动水利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全国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近几年,全国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把行业指导责任落到实处,积极探索有效实用的工作机制,在引导水利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水利职业院校综合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完善行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
2013年,水利部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联合召开全国水利职业教育工作视频会议,明确了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环节、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提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计划、院校教学改革计划、基层水利职工文化与专业素质提升工程、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计划等重大举措,对推进现代水利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作出部署。各有关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水利职业院校办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二、积极推动重点专业课程建设
为促进专业教学更加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2013年,水利行指委启动了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工程3个专业和中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利工程测量2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和专业设置标准研制工作。我们与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共同组建由行业、企业、院校专家参与的编制组,以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为基本依据,遵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调研论证水利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定位,引入行业规范,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对行业职业精神和品德培养要求更加突出,服务水利事业和社会需求的定位更加明确,强化技术技能培养的导向性更加鲜明。
三、以示范建设带动整体提升
水利行指委与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组织专家认真调研论证,制定相关办法、标准,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原则,面向全国水利院校组织开展职业教育示范院校、示范专业建设。相关院校在自评基础上按程序提交申报材料,提出建设目标、任务,通过专家网评、实地考察、综合评价、复查评议等程序遴选建设单位。各立项建设单位根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全面开展建设,每年定期报送建设情况总结,建设期满分批组织专家进校考察验收、综合评审,并面向社会公布示范建设成果。到2014年,共确认18所水利示范院校单位、61个水利示范专业点。通过示范建设,相关院校和专业点先后得到财政投入1.75亿元,拉动相关方面投入10.98亿元,院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学团队明显增强,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行业实际的水利职业教育专业群,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带动提升了水利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水利行指委将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需求,加强行业指导,强化行业特色,发挥专家优势,突出重点亮点工作,推动水利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加强能力建设 培养适应“互联网+”要求的电商人才
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电子商务行指委自2010年成立以来,坚持以服务行业和院校为宗旨,以加强能力建设为核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资源配置能力、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协同协作能力,在推动电子商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打造“五个平台”,提升行业指导能力
一是就业服务平台。为促进电子商务院校学生就业,我们建立了学生首次就业服务平台(五指网)。先后完成了《客户信息服务职业指导课》和《电子商务职业指导课》的录制,无偿提供给职业院校用于职业指导。二是职教科研平台。我们每年设立了20万元的职业教育科研基金,重点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开展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科研。三是成果激励平台。我们设立了两年一次的电子商务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四是地区辐射平台。我们建立了区域性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和协作组织。每年至少选择5个省份,召开片区会议,深入服务职业院校。五是创新创业服务平台。2015年,在教育部职成司的指导下,我们启动了网络拍卖、电商创业和创新成果与知识产权转化等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二、围绕“互联网+”要求,谋划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向
“互联网+”行动计划出台后,我们立即组织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学习讨论,围绕新业态、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岗位要求,研究了电子商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过程中,有一部分技术技能由专业技术技能演变成通用技术技能,这就要求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适当增加电子商务基础技能。二是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如移动商务、跨境电商和O2O等细分领域已经形成广泛应用和相当规模的市场价值。三是“互联网+”所带来的新业态、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岗位,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和实训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要与之相匹配和适应。
三、下一步工作推进的方向
在今后一个阶段中,我们将遵照“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求,以提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做好如下六方面工作。一是完善行业指导体系。推动地方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指导机构,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建立专业设置指导机制。在已有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人才需求预测长效机制,引导职业院校科学设置专业。三是强化重点专业建设。围绕移动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和涉农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相关专业和专业方向建设。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培养。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建设全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教师培训网络平台。五是深入推动产教融合。联合行业企业,在职业院校共建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服务支持中心。六是完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与地方有关部门及职业院校合作,共建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创新创业试验区。继续组织好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探索培养模式 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民政行指委成立5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积极开展民政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加强民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了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作用。
一、完善组织机构,加强行业指导能力
民政行指委积极整合政府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职业院校等各方资源,成立了老年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等7个下设专指委。各专指委通过举办竞赛、开办论坛、开展科研,积极探寻民政职业教育与人才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径、新举措。
二、举办技能大赛,选拔优秀后备人才
民政行指委联合部职鉴定中心已成功举办6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大赛集竞赛、同期活动与鉴定三位于一体,涵盖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殡仪服务员、遗体整容师、孤残儿童护理员等10余个民政特色职业,决赛参数人数累计1000余名。
三、坚持学校教育和职工培训并举
一是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指导民政职业院校从行业需求出发,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合理配备教学师资、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2015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68期,培训从业人员5884人。三是积极开展网络远程培训。以民政院校远程教育中心为基地,我们组织开发了“全国民政人才远程教育系统”,在线培训养老护理员达2万人,有效弥补了地面培训和集中学习规模有限的“短板”。四是拓展人才培养国际视野。2014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我们成功组织了12个省份14所高等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17名骨干教师赴加拿大进行养老护理培训,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学习。
四、积极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
2014年,举办了首届全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对话活动。通过对话活动,养老产业界、职业教育界多视角探讨了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养老服务人才需求、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专业课程和实训基地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养老企业、养老教育高校等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15年,我们积极申请老年服务与管理、殡葬服务与管理和婚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成为165家单位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之一。
五、充分发挥决策咨询和服务作用
2014年,受教育部委托,牵头组织制定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6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承担社会工作等13个民政相关专业的目录修订工作,推动高职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有效衔接,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在教育部与民政部的带领下,民政行指委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探索民政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应用上的“完美对接”。
深化校企合作 为航空工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全面部署,由此可见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提升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时刻,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一、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及人才队伍情况
新中国航空工业创立6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航空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军民用航空产品研制和军民融合发展。然而审视航空工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现状,我们发现,行业内的用工总量在不断扩大,人均产出效益进步却不够明显;产业范围不断拓宽,但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新兴产业人才数量却还十分缺乏;人才价值创造能力还有待深度发掘,人力资源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加强航空工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二、积极推动航空工业行指委筹建工作
基于上述航空工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2014年年初,在教育部的全面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结合航空工业行业的实际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筹建和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成立筹备办公室。为了积极推动航空工业行指委的成立,经过与教育部行指委工作办公室充分沟通,中航工业人力资源部组建了航空工业行指委筹备办公室,由专人负责筹备工作。二是开展航空职业院校摸底调研。我们于2014年8月邀请了20多所全国重点航空职业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集中研讨,充分了解航空职业教育情况,研究新形势下航空工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三是召开筹备工作座谈会。2015年1月,中航工业有关领导、中航工业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训中心主任及各相关院校的校领导在内的5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召开了筹备工作座谈会,为航空工业行指委工作顺利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行指委成立后的工作推进方向
一是认真全面地履行职责。分析研究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航空工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为相关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完善指导。
二是推动构建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通过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适应工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产业核心技术技能的传承、积累和创新发展,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三是推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树立主动参与和积极依靠职业教育的意识,制定激励政策,让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全面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院校提供实训实习条件、提供就业岗位。
作为行指委的新成员,我们将积极配合教育部完成各项工作,同时虚心向各兄弟单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促进航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进而为推动教育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