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考试

10万高考生信息泄露 多省招办:砸钱读本科不靠谱

来源:人民网   作者:   2015-08-20 13:55:00

关键词: 10万考生信息泄露;多省招办;砸钱读本科

  人民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林露)日前,武汉警方查获约10万条被泄露的高考考生信息,涉及的考生遍及四川、湖北、贵州、河南、重庆等13个省份。多省招办、考试院提醒,除了省级招办,没有其他任何机构可以进行普通高校招生,不要轻信招生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以免上当受骗。

  据知情人士介绍,高考考生信息在网上被肆意出售,10万条信息标价仅报价1万元。这些信息被一些不法分子购买后用来进行招生诈骗。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招办某领导的熟人,声称有办法让不够第一批本科线的考生到第一批本科院校就读。

  湖北省招办提醒考生,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用钱买计划”;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照顾政策,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切勿相信招生中介自称有“内部指标”“机动名额”“点招录取”的招生承诺,防止上当受骗。

  河南省招办提示:不法分子通常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虚构与招生部门有密切关系,冒充招生院校工作人员,编造虚假“内部指标”、“定向计划”、“补录计划”等,声称只要交钱就能实现“低分高录”,实施各种诈骗活动。

  甘肃省招办表示,由于各种原因,高校会进行招生计划的调整,追加招生计划录取的考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对于考试成绩低于分数线的考生,家长最好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此外,有些骗子有可能会钻家长和考生信息滞后的空子,把本是正常投档和录取的,称为其花钱疏通关系才被投档录取,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高考录取中,不法分子惯用的诈骗伎俩主要有8种:冒充高校招生“中介机构代理人”;谎称掌握有高校的“机动名额”“内部指标”“点招录取”;以“计划外招生”行骗;声称交钱可办理军事院校的“地方委培生”或“自费生”录取;以“定向招生”名义行骗;“走特殊类型招生捷径”诈骗;自称“学校有熟人,可以投档录取”;“混淆办学形式”,以助学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

  记者发现,伪造录取通知书,本科补录这两种诈骗手段,家长最易上当。在此提醒各位家长,接收录取通知书时无需向任何人或单位缴纳任何费用;而常规录取结束后,高校本科层次招生一律不补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