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 标题 图文
  • 甘肃出台当归等7种中药材种植加工地方标准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批准发布了包括当归、党参、黄芪等7个定西市道地中药材的地方标准。 定西市在此基础上编印了《定西中药材标准汇编》,为这7类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加工提供了技术依据。[详细]

    01-08 17:19新华社
  • 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与创新计划公益项目启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9月26日,北京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宣布“迈向新征程-北京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公益项目”启动,公益项目包括中医道地药材种植扶贫、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与创新计划等。[详细]

    01-08 17:19新华网
  • 张伯礼院士:中医学虽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

    二十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的推进,中医药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产生了多项标志性成果,推动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张伯礼说,今后中医药发展要面向国家需求,依靠创新驱动,把中医药伟大宝库“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贡献。[详细]

    01-02 15:30新华网
  • 中药材扶贫成效渐显 规范化种植任重道远

    中药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中药材种植也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卫权介绍,全国8400多种植物类中药材,贵州省包含了4000多种。[详细]

    01-02 15:30新华网
  • 甘肃省为中药配方颗粒统一质量标准

    《甘肃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试行)》(第一册)于2017年9月25日正式发布实施。《标准》收载了甘草、当归、党参等193个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填补了甘肃省中药配方颗粒科研、生产和监管的技术空白。[详细]

    01-02 15:30新华社
  • 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与创新计划公益项目启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9月26日,北京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宣布“迈向新征程-北京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公益项目”启动,公益项目包括中医道地药材种植扶贫、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与创新计划等。[详细]

    01-02 15:29新华网
  • 王晨:切实抓好中医药法贯彻实施 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召开的宣传贯彻中医药法座谈会21日在京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言。[详细]

    01-02 15:29新华社
  • 北京让中医药“传”共享 “承”见效

    (记者崔芳)中医药传承,“传”不能关在门里,“承”不能不见效果。据悉,迄今已有5位国医大师、20位国家级名老中医的30个系列讲座的视频、音频、文字版“传承实录”,成为一批标志性传承成果。[详细]

    12-25 10:29健康报
  • 中国拟立法明确国家重视培养使用全科医生

    日前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提出,国家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全科医生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详细]

    12-25 10:24新华网
  • 上海医药助力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12月11日,上海医药与美国INOVA HEALTH SYSTEM就首家美国中医中心的成立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 据悉,美国中医中心项目是上海医药为实现集团中医医疗服务布局海外的有益尝试。[详细]

    12-25 10:01新华网
  • 江西鼓励开展中医儿科服务

    近日,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年底,将分区域建成4个省级中医儿科诊疗中心,鼓励中医儿科领域科研项目申报,并给予倾斜支持。 《方案》提出,县级以上公立中医院应普遍设立中医儿科,提供儿童...[详细]

    12-25 10:00健康报
  • 针灸治疗 助力脑梗患者重获正常生活

    提起脑梗,大多数人很害怕,认为患上脑梗就麻烦了,即便抢救过来,也会留下一些后遗症。擅于运用针灸疗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自主神经紊乱、中风、面瘫、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头痛等疑难杂症。[详细]

    12-25 09:48北京晨报网
  • 名老中医养生有道:六样东西不吃

    年近八旬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徐志瑛教授,退休后家里医院两头坐诊,看病人写医案,眼不花耳不聋,气色不输年轻人。”徐志瑛教授说,每个医案辨证要点不同,治疗方法各异,用药各具特点,希望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详细]

    12-18 10:23健康报
  • 小儿肺炎 中医治法多

    □湖南省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博士 李海霞  冬季温度低,加之室内空气通风不良,小儿易发生肺炎。穴位敷贴疗法 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肺炎喘嗽(肺炎轻症)咳嗽、痰鸣或气喘症明显者。[详细]

    12-18 10:23健康报
  • 哪些研究斩获2017年中西医结合大奖

    针刺手法的部分作用规律被阐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 郭义  穴位与针刺手法是针刺疗效产生的两个重要基础。课题组为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提出一种新的康复方法:针刺阳明经核心穴位的康复共性技术。[详细]

    12-18 10:22健康报
  • 中医药旅游潜力大 专家建言市场化

    12月16日-17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和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桂林)国际健康旅游高端论坛在桂林举行。但成熟的项目落地并非易事,如何让中医药成为旅游的热点,而不是旅游的附加服务,成了中医药旅游产业的发展难点。[详细]

    12-18 10:14中国新闻网
  • 中医科普刻不容缓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玄教授:在中医学里面,方剂配伍有“七方”之说,即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玄教授:深入研究鸿茅药酒67味大组方,会发现它是一个祛邪扶正、标本兼治的方剂。[详细]

    12-18 10:12光明网
  • 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基层 山西榆次多举措保障健康

    现场还举行了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护理培训、专家义诊、五禽戏表演、健康咨询宣传服务等。榆次区东阳镇庞志村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的餐厅内,悬挂着中医常见的各种体质,写着老人信息的卡片被对应放在相应体质下边,易患疾病和治病因素也一目了然。[详细]

    12-11 09:58中国新闻网
  • 一觉醒来成突发性耳聋? 压力过大、太疲劳都会诱发

    起初她把病因归咎于感冒,可吃了几天感冒药,“回音”虽然消失,但失聪、耳鸣却依然存在。患者情绪过度紧张,会引起微血管痉挛,影响供血不利于康复,他提醒突发性耳聋患者要调整情绪,安心养病。[详细]

    12-11 09:58福州晚报
  • 中西医结合要既“守”又“变”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指出,发展中西医结合,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守”和“变”的辩证关系。会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陈可冀院士、吴咸中院士、沈自尹院士“中西医结合终身成就奖”。[详细]

    12-11 09:34健康报
  • 睡不醒的冬三月 中医教你睡个好觉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唐梁建议,冬季主收藏,宜早睡晚起,天黑后阴气加重,早点睡避免损伤阳气;日出后阳气上升,晚起有利于人体的阳气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唐梁说,传统养生认为,要睡子午觉,即子(夜间11时到凌晨1时)、午(白天11时到13时)两个时辰人体...[详细]

    12-11 09:32安顺日报
  • 卫计委:截至9月底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在10日召开的2017全国医改传播高峰论坛上表示,通过改革,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持续发展。又电 来自卫计委及人社部的消息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详细]

    12-11 09:31人民日报
  • 吃中药 哪种剂型适合你?

    很多人都知道,在医院开了几大包中药,如果嫌煎煮麻烦,可以让医院帮忙代煎。丸剂(浓缩蜜丸):中药饮片部分提取浓缩后与适宜的辅料或其余饮片细粉,以炼蜜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详细]

    12-07 11:16羊城晚报
  • 冬季泡脚暖全身:教你最佳时长、最佳水温

    民间有个说法: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富人吃补药,穷人就泡脚。泡脚有益健康的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时长等都有其最佳程度。泡脚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进行,饭后半小时内也不宜泡脚,以免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详细]

    12-07 11:15中国中医药报
  • 坚持中医精髓 创新发展中医针灸

    作为非药物疗法,中医针灸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便的特点。 据悉,1987年11月,在世界各国针灸学术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针联)在北京成立。[详细]

    12-07 11:14新华网
  • 甘肃出台当归等7种中药材种植加工地方标准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日批准发布了包括当归、党参、黄芪等7个定西市道地中药材的地方标准。 定西市在此基础上编印了《定西中药材标准汇编》,为这7类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加工提供了技术依据。[详细]

    12-07 11:14新华社
  • 冬令进补 宫廷医学专家共论膏方养生

    北京中医药学会宫廷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京春  膏方进补讲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秋收冬藏,冬季是进补的时节,也是服用膏方的最佳时节。[详细]

    12-07 11:13新华网
  • 两类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出台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 根据《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中医(综合)诊所仍应以提供中医药门诊诊断和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85%。[详细]

    12-07 11:13健康报
  • 马志新:传承中医药养生文化 加速布局大健康产业

    随着公众保健意识的加强,“治未病”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国大健康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期。 利用大数据技术 让健康管理“个性化”   据悉,为了实现企业转型目标,红墙将采取多项新的举措。[详细]

    11-13 09:07新华网
  • 眼花缭乱的花茶怎么选?盘点菊花茶的四大优势

    ”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夏承志介绍说,暴赤眼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清代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记载:“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详细]

    11-13 09:09中国中医药报
  • 天麻是“头晕神药”? 这两类人千万别吃

    与菌共生很神奇  天麻,人们见得多的是扁扁长长,像风干肉,又像硬硬的腌萝卜条,那是制好待用的天麻块茎。做法:鱼头洗净后用食盐及生姜腌制片刻备用,上述药材洗净,连同鱼头一起加水200ml,放入炖盅中中火炖小时后即可食用。[详细]

    11-13 09:08广州日报
  • 膏方:“一人一方”别图贵

    这几天,气温持续下降,可是膏方却开始大热,阿胶膏、秋梨膏等膏方简直成为很多市民的“进补神器”。陈民提醒,膏方进补必须量身定做,对症进补,同时要注意进补的方法和用量,根据补药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服药方法。[详细]

    11-13 09:07沈阳日报
  • 贵州:县级中医院都要上二甲

    日前从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贵州力争实现所有县级中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部分医院创建为三级医院。[详细]

    11-13 09:07健康报
  • 立冬养生 “艾”护身体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2017年立冬时间是11月07日。习惯上,我国民间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详细]

    11-07 15:54大众网
  • 冬季膏方调理 避免三种误区

    膏方需根据个人体质,由专业医师配方,做到一人一方,建议市民到医院或有相应资质的药店私人订制。长沙名老中医馆主任医师陈美丽说,固元膏的主要成分是阿胶、黑芝麻、核桃仁、红枣、桂圆等,属于膏方制剂,绝不是普通的零食。[详细]

    11-06 10:28长沙晚报
  • 中医人精准把脉治“穷病”

    深秋时节,一群身穿白大褂的“特殊客人”又一次来到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拱桥村。2015年7月,根据云阳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云阳县中医院开始结对帮扶拱桥村开展扶贫工作。[详细]

    11-06 10:28中国中医药报
  • 中药汤剂能否一喝好几年?

    当医生为我们治病开方,或当我们为了调理身体不适而决定喝中药时,有一些问题可能会出现。为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中多采用中药汤剂的复方制剂,以便在药物配伍过程中互相抵消不良反应。[详细]

    11-06 10:27北京日报
  • 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2017年年会隆重举行

    齐鲁网健康频道讯10月27日,由山东省医师协会、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泰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泰安市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2017年年会在泰安举办。[详细]

    11-06 10:22齐鲁网
  • 乌鸡白凤丸能治痛风?专家:尚未有明确结论

    林昌松说,关于乌鸡白凤丸治痛风,网上很多文章引用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的观点。说到高尿酸血症,这种医学术语你可能不太听得懂,其实它就是引起痛风的“罪魁祸首”。[详细]

    11-06 10:22广州日报
  • 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冬季养生保健要注意方式方法

    冬季养生保健的方法有:精神养生、食物养生和起居养生。[详细]

    11-01 17:21大众网
  • 专家:膏方调理因人而异

    近日,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知名中医专家组成膏方门诊专家团,给予冬令进补的市民正确的健康指导和膏方配制,让市民享受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了解冬令进补知识。[详细]

    11-01 17:23大众网
  • 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膏方养生季 免费为市民中医体质辨识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知名中医专家组成膏方门诊专家团,给予冬令进补的市民正确的健康指导和膏方配制,让市民享受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了解冬令进补知识。[详细]

    11-01 17:26大众网
  • 秋季到 巧喝茶解秋燥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季节转换,秋“燥”已为当令之气。以茶饮缓解较轻的不适症状或求养生之效,古已有之,缓解秋燥亦是可行。或煮梨水,亦为可行,但同样糖尿病患者不建议食用,且梨性寒,脾胃虚弱者应慎服。[详细]

    10-23 08:47新民晚报
  • 丹参滴丸治胃溃疡

    方法:取丹参滴丸,每次5粒,含服,每日2次,一般用药,当天显效。该药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效,对于胃溃疡所致的胃脘疼痛,经中医辨证属于气滞血瘀证者皆有效。丹参滴丸为中药制剂,主要成分由三七、丹参、冰片组成。[详细]

    10-23 08:47中国中医药报
  • 解析寒热药配伍特点

    在这些“阴阳配伍”中,寒药与热药配伍是最为常见的,下面就讨论一下寒热药的配伍关系及其意义:寒热药并用与佐制:佐制药的运用目的主要是为了用药安全,因君、臣药的组成而设。[详细]

    10-23 08:42中国中医药报
  • 常揉大包穴 肚子好轻松

    男性朋友可以先找到乳头位置,即第四肋间隙,再往下数两个肋骨,沿着下缘滑向身体两侧,到腋中线的位置,便是大包穴。出现这些身体不适症状的时候不妨试试,也许一些疾病刚刚出现苗头,按压大包穴,经络通畅了,也就消失了。[详细]

    10-23 08:38北京晨报网
  • 从卫气理论治反复咳喘案

    患者熊某,男,59岁,于2016年12月6日就诊,诉半年来反复感冒,发热,日渐加重,近3月出现高热,咳喘,被诊为肺炎,住院治疗5次。陈五一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南省开封市名老中医,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返聘专家,主任医师。[详细]

    10-23 08:38中国中医药报
  • 痛风发作中成药外敷

    中医认为痛风是风湿热毒阻于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下面介绍两种中成药的外敷方法,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需要提醒的是,应用上述方法时,应注意外敷部位皮肤有无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如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停药就医。[详细]

    10-16 09:28中国中医药报
  • 湿疹的中医药外治

    湿疹,中医称之为湿毒疮或湿癣,是以皮损形态各异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疾患。亚急性湿疹:皮损以丘疹、屑痂为主,少数有丘疱疹、小水疱、糜烂及轻度浸润。功用:用于各种湿疹,皮炎,皮肤瘙痒,蚊臭虫叮咬红肿等各种皮肤疾患,对过敏性鼻炎和防治感冒也有一定效果。[详细]

    10-16 09:29中国中医药报
  • “省级战略”助推湖北中医药发展

    近日,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决定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再建100个国医堂。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张晋说,要通过医改政策引导,鼓励中药、非药物疗法等中医药服务的发展。[详细]

    10-16 09:17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