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遭遇睡眠“脱困难”?
来源:新华网 作者:萧海川、叶婧 2014-03-21 09:09:00
“一觉醒来,天都没亮!”--年轻人遭遇睡眠“脱困难”?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叶婧
随着“世界睡眠日”到来,奔波劳碌的人们得以重新审视自身睡眠质量。“觉少、易醒、爱犯困”的睡眠现状,给人们平添不少烦恼。医学专家建议,遭遇失眠困扰的年轻群体需平稳心态,正视睡眠问题,恢复正常起居作息,抵制睡前诱惑,为自己留一方清净梦乡。
药、红酒、玩手机:辗转反侧“等觉来”?
“白天昏昏沉沉,夜里精神抖擞。”不少年轻人将自己调侃为“特困一族”。
“时常夜里11点睡,凌晨3点就醒。一睁眼,窗外还一片漆黑。”在北京从事演艺工作的26岁女孩杨莉说,有时为了次日演出任务,明知会带来依赖性,还是离不开几片安定药的帮助。“这四五年,办法用得不少,可基本都管得了一时、管不住一世啊!”杨莉告诉记者,除数羊催眠、温水泡脚、喝温牛奶等路人皆知的招数外,睡前小酌红酒、中医养生调理等代价不菲的手段,自己也一一尝试,效果却差强人意。
“别扭的日子还得别扭着过,还有好几个小伙伴跟我情况差不多。”杨莉苦笑着说,对她而言,“祝你晚安”真的成了一句祝福语。
与杨莉境况相似,北京一家国企员工邱安平也时常为难以入睡而苦恼。“只要睡前事儿一多、心情一High,这晚上就难过了。”邱安平说,紧巴巴的睡眠时间,让他很少有睡够的时候。
“白天上班时间固定,可工作那么多,难免干扰晚上睡觉,那是越想睡越睡不着!”邱安平耸耸肩说,既然睡不着,自己要么玩玩手机、要么瞪着天花板干耗着“等觉来”。
“缺觉少眠”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些年,因为睡眠问题来咨询的年轻人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赵玉萍说。
多重原因:“缺觉少眠”伤身害体!
“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升学压力等,都可能引发人体应激反应,降低睡眠质量。”有20余年从医经历的赵玉萍说,目前年轻群体面临的睡眠问题,大多源于精神心理因素及不良睡眠习惯。
“许多年轻人,睡前爱看看电影、玩玩平板、刷刷微博微信,大脑皮层受到过分刺激,自然难以入眠。”赵玉萍告诉记者,现代社会的上班族等人群,时间安排较为紧凑,晚间多看场电影、多玩会儿游戏,极易挤占睡眠时间。
杨莉、邱安平都表示,一旦失眠,身体往往表现出浑身无力、精神涣散,记忆力、反应力、判断力都受到影响。“人的感觉就比较迟钝,不想吃饭、工作没效率。”邱安平说。
不少医学专家表示,睡眠是正常的生理活动,人的一生有约30%在睡眠中度过。纵容不良睡眠习惯长期存在,肆意熬夜晚睡,将不断加重肌体负担。
“长此以往,陋习成了痼疾,睡眠问题向睡眠障碍恶化,或将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赵玉萍强调,同时患者整体免疫能力下降,其他疾病容易乘虚而入。
自我疏导最重要 失眠切勿乱投医
据中国医师协会3月16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睡眠指数”,我国目前有36.2%的居民睡眠质量不及格,较2013年发布的指数上涨11.6%,涨幅显著。
临床专家建议年轻人正视睡眠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及早做出合理诊断。即便是偶尔通宵达旦,也要尽力补足睡眠,这将有助于恢复精力、延缓衰老、保护神经系统等作用。
“解决睡眠问题,自身因素起着决定作用。”赵玉萍希望年轻人能学会控制心态,尽力在睡前摒除日间的纷繁杂念,抵制各种电子产品的诱惑,将身体及时调整到睡眠状态。
“若失眠等症状,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专业诊室问诊。”赵玉萍并不认同利用网络手段求医问药,除诊断结果缺乏可信度外,易给求诊者留下不良心理暗示,干扰影响正规诊断。
“如果需要使用药剂,务必咨询专业医师。那时候更需要对症下药,而不是几片安定将就了事。”赵玉萍最后说。
责任编辑:安玉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