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家有患儿就诊秘籍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华 2014-03-11 16:39:00
原标题:父母必读:家有患儿就诊秘籍
家有患儿
就诊秘籍
受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谭小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护士 胡结明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贤君
图/全景
儿科门诊通常是医院里人多、声音多,最为喧闹的地方,小朋友看病吃药打针逃不掉的哭叫吵闹。多数人进到儿科门诊觉得闹哄哄,然而儿科医生则表示“儿科的大夫护士们最怕的不是小朋友的哭闹,最怕的反倒是焦急爸妈心急大意,在给孩子就诊时出问题”。
Part1
看病前聪明父母怎么做?
让孩子不怕医生
有些小朋友一到医院,见着医生就害怕,甚至见着听筒、针头就往后躲。这多数是因为平常家长老是拿“看病、打针”来吓唬小朋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谭小华说,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心理上大方接受去医院,日常多给宝宝讲生病看病的小故事,让宝宝理解医生叔叔阿姨为什么要“打电话”听肚子、为什么要用电筒看咽喉“找虫子”、为什么“口罩”阿姨要给他扎针“赶虫子”。
在就诊前,让宝宝有思想准备,争取得到孩子跟医生护士的配合。
病历齐全诊断便利
日常给宝宝建立健康档案,从宝宝出生第一天,就记录下宝宝出生的指标(身长、体重、头围、胸围、毛发、皮肤、胎记)、血型、过敏史、手术史。每次去医院做儿保,也要记得更新记录宝宝的体格生长数据(身长、坐高、体重、头围、胸围、牙齿、视力、听力)、预防接种记录、微量元素测试记录、白细胞测试记录、主要既往病史,预防接种卡、完整的病历、X光照片或报告、心电图、B超、化验单、体检表等各种病历原始单据,并且按照时间排序。
准备宝宝生病期间的观察日记(发热的时间、次数,最高和最低时多少度有无抽搐等其他伴随症状、宝宝在饮食上的变化、饮水情况、睡眠状况的变化、大小便的颜色、次数、形状、气味以及大小便时有无哭闹等),出汗、呕吐、咳嗽等症状,记录越仔细,对医生的诊治越有用。
如果去医院就诊,爸妈还需要把宝宝正在服用的药物说明书或包装盒也要带上,特别是专科药物。这样医生就可以更快地了解宝宝病情。
简洁准确说病情
候诊时,父母一边等等待一边观察宝宝的情况。由于医生看诊的时间有限,所以在见到医生的时候,父母也要学会高效利用这几分钟时间。谭小华建议:“医生问一句,父母就答一句,简单准确,之后把之前想好的疑问提出来,等待医生解答。叙述病情要干脆利落、准确、具体,可以把宝宝主要的症状、发病的时间、部位、程度、伴随的症状叙述清楚。例如‘腹痛1小时’、‘咳嗽1周’等,而不是‘从奶奶家回来就发烧’、‘从我下班回家他就肚子痛’,因为医生没有办法知道孩子哪天从奶奶家回来的,或是家长几点下班回家的。”
等医生开处方后,还要问清楚用药的时间、量,饮食上的禁忌。有一些爸妈很喜欢在网上查阅信息,了解疾病的常识,如果遇到对这些常识的疑问,也应该多向医生问询,弄明白了就不会一知半解。父母就不会随意改变医生给宝宝制定的治疗方案。
提示
(1)让最了解情况的家属向医生叙述病情。
(2)如果宝宝是慢性病复诊时,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要尽量带病历本或底方,以供医生参考,同时也可以避免重复检查。
(3)叙述病情时尽量让孩子面向医生,医生在听病情的同时就可以观察孩子的表情、面色、精神状态、营养情况等。
(4)医生检查孩子时,家长尽量使宝宝保持安静。
Part2
聪明家长怎么带孩子看病?
小朋友见到护士的时候,多数是要进行治疗了,比如打屁股针或者挂吊针等。此时,聪明的爸妈,让宝宝尽快熟悉陌生环境,他们会很亲切地呼喊护士,并且常常使用“请”、“谢谢”等用语,宝宝也懂得尊重白衣天使,这样即便是要见针见血,心情也会较为放松,不会那么的害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护士胡结明说,在还没有进行治疗的时候,父母见缝插针地引导宝宝,让宝宝学习前面就诊听话的小朋友,观察医生护士到底在干什么。赞扬“勇敢”宝宝,尽力让宝宝配合打针抽血。宝宝情绪激动大哭大闹的时候可以耐心安慰宝宝,而不是大声斥责恐吓。
胡结明说,在治疗之前,父母最好能够使用随身携带的清洁物品(比如免洗啫喱、湿纸巾),为宝宝清洁手部,并提醒宝宝上厕所排好尿。
如果宝宝需要挂吊针,估计都会超过30分钟以上,那么最好带上婴儿推车,可以让宝宝在车里安静休息,或者备上故事书或小游戏,使宝宝容易耐心等待。这样也不至于爸妈一直望着输液管,增加焦虑的情绪。要知道,如果家长在医院里一副淡定的样子,不表露过分紧张,宝宝自然也不会显得坐立不安。
值得提醒的是,看病治疗时,宝宝很容易因为哭闹病痛突然呕吐,所以,家长应该随身准备一个胶袋,接住宝宝的呕吐物,以免呕了一身一地的狼狈。家长还可以给宝宝准备容易穿脱的衣物,宝宝可以快速更换脏衣。
另外,宝宝用完的纸巾、尿布、止血绵等整理好丢弃在医院专用“黄色垃圾袋”(医疗垃圾)里,医院环境会更加整洁。
提示
(1)需要等待检验结果时,了解清楚检验时间,及时取得检验报告,可以加快诊疗过程。
责任编辑:安玉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