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首批试点船舶电子签证
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保明 2014-01-07 10:06:00
大众网青岛1月6日讯(记者 王保明 通讯员 马桂山 李中)记者近日从山东海事局了解到,今年1月1日,《国内航行海船电子签证办法》正式生效实施,并在山东地区率先启动海船电子签证。这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为提升海事公共服务能力,便利行政相对人的又一重要举措。
据了解,1月1日8点30分,龙口海事局收到山东华鲁海运有限公司所属“鲁能海7”轮的进港电子签证申请,经审核后准予签证。 “鲁能海7”轮成为国内海船电子签证新规则正式实施以来的第一条电子签证船舶。
“海事部门的船舶电子签证真的是太便捷了!以后船舶进出港办手续我们再也不用跑腿了,也不用委托代理,自己用手机、电脑上网就可以办,真是省时省力又省钱。”山东华鲁海运有限公司申办员郝桂江举着手机开心地告诉记者。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船舶进出港都要到当地港口主管机关办理许可证明,并且要出示相关证书,也就是所说的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按照规定,船方要分别在抵港后、离港前的4个小时内,跑到当地港口海事部门办理签证,而现在船舶或其经营人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船载设备等电子数据传输方式,提交船舶动态、货物装卸、在船人员、规费缴交等信息,即可办理签证。
“电子签证不但方便了行政相对人,也提高了我们海事部门的工作效能。”山东海事局船舶处工作人员李中告诉记者,“目前,船舶电子签证与窗口签证并行实施,船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办理,客船、客滚船、高速客船、旅游船等暂不适用电子签证。”
据介绍,为确保山东辖区海船电子签证的顺利实施,去年12月山东海事局组织了海事执法人员、辖区航运公司等近150人培训,挑选36条船舶进行首批试点,并加强试点船舶签证与现场执法、船舶安检、规费征稽等工作协调联动,同时成立技术保障小组,提供24小时应急服务支持。截至1月1日17时,系统累计注册船舶用户34个,办理船舶电子签证4艘次,辖区国内航行海船电子签证试运行平稳、有序。
据了解,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将继续深化海事公共服务改革,简政放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依托海事信息化建设,强化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提升海事公共服务能力和监管水平,为“四个交通”建设提供卓越服务保障。
责任编辑:徐丽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