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税收亮出转型成绩单服务业增长明显
来源:人民日报 2014-07-25 10:21:00
国家税务总局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和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等情况。
服务业税收呈两位数增长,现代制造业税收增幅高于传统制造业
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55878亿元(已扣除出口退税),比上年同期增长7.9%,总体增速处于合理区间,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从上半年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情况看,有不少亮点,反映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较好成效。”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主任王陆进表示,今年以来,第三产业的税收增速和比重持续明显高于第二产业,现代制造业税收增幅高于传统制造业。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东部地区税收收入增幅高于以资源性行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成为税收结构的重要特点。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和11.6%,三产增幅高于二产7.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税收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4.5%和55.3%,三产比重高于二产10.8个百分点。
就制造业来看,上半年汽车制造业税收增长20.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税收增长15.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税收增长13.1%,均明显高于石油、金属、化工等传统制造业。
分地域来看,上半年东、中、西部税收分别增长9.2%、6.3%和5.7%,东部增速最快,其中,深圳、上海、江苏、广东、天津、福建分别增长23.8%、14.7%、11.7%、10.1%、9.2%、9%。
王陆进介绍说,上半年税务部门堵漏增收效果明显。通过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和清算,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长26.6%;通过改革车辆购置税征管模式,车购税同比增长16.5%;通过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12.3%;通过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营改增试点行业虚开发票以及发票违法行为,税款查补收入同比增长15%。
审批改备案,小微企业受惠数量“井喷式”增长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把减半征税的年应纳税所得额由6万元(含)以下提高到10万元(含)以下,大幅度拓宽了小微企业受惠面。为解决以前政策落实中受惠面较窄的问题,确保国务院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税务总局主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方便小微企业及时享受到税收减免政策,扩大税收优惠政策受益面。
“在政策执行范围上,将以前不能享受优惠政策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小微企业纳入优惠范围,使享受优惠的户数增加200万户以上。”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郭晓林介绍说,为方便小微企业及时方便地享受税收优惠,在减税的管理方式上,税务总局改以往的审核批准为备案方式,进一步扩大企业受惠面。
由于新的政策4月8日出台,为不影响政策调整前已预缴2014年企业所得税、前几个月没有享受减半征税优惠的小微企业,税务总局明确,企业可以在以后缴纳税款时抵减。为了把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税务总局要求各地税务部门切实做好小型微利企业的纳税服务工作,加强政策宣传辅导,简化办税程序,方便企业及时了解和享受税收优惠。
在上述一系列措施实施后,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户与享受优惠额出现“井喷式”增长。以陕西省国税局为例,2014年上半年享受优惠户数为13337户,较2013年的4367户增长了205.4%,优惠金额由2013年的1128.3万元增加到2725.9万元,较2013年全年增长了141.6%。
查处发票违法犯罪案件近3万起,查补收入46.4亿元
今年上半年,税务总局加大了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的整治力度,各地税务、公安机关查处各类发票违法犯罪案件近3万起,查获非法发票1760万份,抓获犯罪嫌疑人2126人,查处违法企业2.9万户,查补收入46.4亿元。
王陆进表示,针对虚假发票存在“买方市场”的问题,上半年税务部门重点检查了发票违法问题较为突出的建筑安装、石油石化、商业批发与零售、餐饮娱乐、营利性教育机构、中介机构等重点行业的发票使用情况,查处违法企业1.2万户,涉及非法发票77.35万份,查补收入16.5亿元。
同时,开展发票违法犯罪综合治理活动,上半年,税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集中捣毁制售假发票窝点238个、打掉作案团伙167个;会同通信部门、公安机关治理发票违法短信788万余条、治理短信群发器72台、关停整顿登载发票违法信息网站70个;法院依法审判发票犯罪案件805件、判决1160人。
责任编辑:安玉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