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特别关注

“老青岛”谈后海巨变 20年“南隧北桥”梦将圆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0-11-13 09:15: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南隧北桥”接近完工,地铁开建,铁路提速,滨海大道和环湾大道成形,还有董家口港区年底将有3个泊位投入运营,并提前2~3年实现开港……在“十一五”以前,岛城“大交通”的梦想也只能说是在规划中,但是在“十一五”期间,这些梦想都在逐渐变成现实,岛城“大交通”的梦想开始起航。 
    ■讲述“老青岛”谈后海巨变
    “十多年前胶州湾高速通车的时候,我们就挺满足了,觉得我们后海有希望了,现在,这种希望越来越近。”近日,在青岛北客站建设现场,记者见到了出来溜达的钟宏敏老人,他说他是“老沧口”了,就住在沧口火车站附近,7年前从单位退休后,经常出来溜达,最近这几年发现后海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
    老人说,以前去趟青岛火车站是件难事,不知道要转多少路公交车,后来胶州湾高速通车了,让他大开眼界,后来又听说要建海湾大桥,再后来要建地铁,再后来听说他家附近的这段胶州湾高速要免费了,还要拓宽。“大桥已经成形了,胶州湾高速开始‘天堑变通途’,北客站工地上也是热火朝天,现在还经常到环湾大道上去看看风景。”老人说,等到北客站建成了,他坐火车去济南的闺女家就不用跑到前海附近的青岛火车站了,对于即将到来的便捷交通,老人充满期待。
    ■起航20年“南隧北桥”梦将圆
    1984年,青岛要在青岛和黄岛之间建立海上通道的设想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的市委、市政府提出在青黄两地之间建立跨海通道工程,使之与胶州湾公路连成整体,构成青岛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那时候岛城就有了“大交通”的梦想,但是这一等就是20多年,而圆梦还是在“十一五”期间。
    2005年,海湾大桥最终敲定在“青岛李村河口—黄岛红石崖”一线,湾口位置建海底隧道的设想浮出水面。2006年12月27日上午,胶州湾海底隧道薛家岛端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2月,青岛海湾大桥主体工程正式动工。2010年4月28日,随着最后一排炮响,胶州湾海底隧道全线顺利贯通,从此告别了“青黄不接”,而根据规划,海湾大桥也将在2010年年底全线贯通。据介绍,海湾大桥和海底隧道及市区接线工程将于2011年5月份同步通车。
    ■蓝图隧道地铁构建大交通
    与“南隧北桥”类似,在“十一五”期间,岛城百姓地铁的梦想也开始变成现实,2009年3月30日开始,青岛地铁面向全球征集标志;6月26日,青岛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揭牌,青岛地铁标志对外发布,同时青岛地铁试验段一期M3线试验段正式开工;11月30日,青岛市地铁建设工程奠基。目前,青岛地铁已全线开工。
    另外,环湾大道改造工程也于今年9月30日主线通车,761路环湾公交开通,很多老人前往后海去看新景。“滨海大动脉”滨海公路的建设也在有序进行。2009年12月25日,滨海公路南段一期通车;2010年年初,滨海公路北段连接线和海底隧道黄岛连接线开工,以上两段连接线将连接海底隧道与滨海公路南段全线,届时滨海公路南、北段将通过海底隧道和市区道路连接,实现全线贯通,形成“滨海大动脉”。 记者 成跃文
    ■“十一五”交通数据
    公路:到2009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223.9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02.6公里,列全省和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首位。
    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66个,2009年完成港口、集装箱、外贸吞吐量分别为3.2亿吨、2.2亿吨和1028万标箱,居全国第5位、第3位、第5位。
    航空:年旅客吞吐量能力达到1200万人次,相继开通85条国内航线、12条国际及地区航线,通航国内50个城市,国际和地区9个城市,每周航班密度近1700班,200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96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3.5万吨。
    铁路:日开行旅客列车43.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8对,年发送旅客800万人,发送货物590万吨。
萧淦晴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