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主线昨举行通车典礼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0-11-01 10:31:00
费三元
摘要:“青”“红”舞彩练 拓宽改造工程主线昨举行通车典礼,市区到流亭机场不再收费,市区扩容提质步伐加快

环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主线通车典礼昨日上午9时38分正式举行,环湾大道主线正式贯通,市区前往流亭机场不再收费。
环湾大道由以前的双向四车道变为双向八车道,道路一边是大海,一边是绿化带,驾车行驶让人无比惬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阎启俊,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若飞,市政协主席孙德汉等领导在通车仪式上与施工方代表、沿线居民代表一起为工程剪彩。
环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是对中央、省、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贯彻落实,也是市委、市政府“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不仅有利于提高交通和物流能力,提升城市品质,更有利于加快市区扩容提质步伐,提高市区集聚效应,促进环胶州湾区域经济发展。 拓宽后的环湾大道开阔、美丽。记者 于小阳
■记者体验 智能交通“保驾护航”
昨日,记者驾车驶上环湾大道,双向八车道的大道让人视野开阔,行驶无比畅快。一路上,记者没发现任何电缆线路。据介绍,地下管线建设是环湾大道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环湾大道沿线的线路全部设在电缆隧道内。“原来这条道路为高速公路,地下并没有管线设施,因此,在将其变为城市道路后,首先要完善地下管网。”城投路桥公司项目办主任宋鹏介绍说,除了高压线入地外,排水、供热、供气、供水等管网都在同期施工,将来有新的管道需要铺设,就可以直接在涵隧中进行,而不用开挖路面。
路面上的交通标线也已经基本施划完成,路边已立起了限速的标志牌。“我们在沿线设置了15个龙门架,8个智能交通显示屏,为驾驶员提供最新的交通信息,如雨雪及大雾天气提醒等。”宋鹏介绍说,青岛市气象局计划在包括环湾大道在内的胶州湾高速公路建设9个自动气象站,目前已经建设完成6个,经调试均运行正常,另外3个也正在建设当中。这些自动气象站能观测路面是否结冰、道路能见度如何等多项气象数据,靠估摸预报道路天气的方式将成为过去。
与目前的香港路交通指示系统相比,改造后的环湾大道更先进,还首次实现客货车分车道行驶,设立单独的行人道路等,整条道路设计更加体现人性化,真正实现胶州湾高速公路(从市区到城阳段)变为城市主干道,通车后按照城市道路的标准限速60公里/小时。
“以前从市区跑到黄岛管家楼,高速路收费要35块钱,现在收费站北移到双埠收费站,省了将近10块钱。”经常往返于青黄两地的市民王崇明感受到了环湾大道贯通后带来的利好。据悉,由于海泊河收费站、四流路收费站取消,从市区前往流亭机场不再收高速路过路费了。
■景观绿化 东侧绿化带已现雏形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大道东侧,还是路中央隔离带,都是一片绿意盎然。工程人员介绍说,景观绿化工程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大道东侧20米宽的绿化带已颇具规模,在道路中间也设有绿化间隔带,在这里,通过人工造景营造一种山地风貌。据工程人员介绍,环湾大道景观绿化使用了30多种植物,其中道路东侧的绿化带,主要种植紫叶李、龙爪槐、雪松、朴树、榉树等;道路中央的分隔带主要是蔷薇、西府海棠、圆柏、金边麦冬、黑松等植物;行道树则主要是白蜡。
由于环湾大道紧靠青岛的后海,土地的盐碱性非常强,因此选用的绿化植物全部都是耐盐碱的,都是从滨州等地引进的,在栽种植物之前,还在土地中设置了隔盐层。此外,行道树也是一个亮点,共将栽种1100多棵,10月底开始种植。根据施工计划,景观绿化工程今年12月底完成总量的60%,因气候原因,部分乔木将于明年春天栽种,明年6月底景观绿化全部完成。
据悉,环湾大道景观设计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从道路整体的空间环境出发,总体布局“一轴、两面、三区、多点”,即:一条流线型景观轴线、两个开放式的城市界面、三个连续的景观区段、多个特色的节点空间。除了东侧20米宽的绿化带外,还将在西侧建设一条完全亲海的步行木栈道。木栈道从原先的海泊河收费站开始铺,一直到瑞昌路立交桥,全长约1500米。市民可在此休闲散步、看海观景。“这条路将成为后海的香港路,甚至比香港路还要漂亮,让木栈道成为一条市民亲水通道。”
■桥梁工程 两处立交主体已完工
环湾大道拓宽工程昨日主线正式通车后,还将继续进行瑞昌路、太原路、滨海路、双埠四座立交桥的施工,整个工程将于2011年6月全面竣工。
作为环湾大道重要一环的瑞昌路立交桥工程已颇具规模,记者在立交桥施工现场看到,经过承建单位中交一航局二公司近一年的奋战,宏伟的新桥身终于牢牢地盘卧在胶州弯畔。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多次荣获全国工程建筑“鲁班奖”和“詹天佑大奖”,在施工过程中,公司确立“高质量的观念就是零缺陷”的思想,时刻紧抓工程质量不放松。
“瑞昌路立交桥目前主体已完工,将在今年12月31日全面竣工,眼下还有一些后续的收尾及附属桥的工作。”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双埠立交主体也已完工,而太原路立交由于要与铁路北客站、海湾大桥两项大工程对接,因此启动较晚,目前设计、招标工作已完成,将在“十一”过后开始桩基施工。东侧辅路及大沙路、沧海路、汾阳路3座立交以及人行天桥纳入远期实施范围。
■施工难度 道路调流量创下纪录
“一边施工,一边调流通车,这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施工期间我们总共用了9000多块隔离墩用于半幅通车半幅封闭施工,这恐怕要创世界纪录了吧!”说起环湾大道拓宽工程的施工难度,城投路桥公司项目办主任宋鹏颇为感慨,由于原环湾大道是一条重要的南北大道,交通流量大、市区南北交通通道容量有限,如果全线封闭施工将给城市南北交通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环湾大道施工期间必须保证现状交通不中断,只能采取半幅封闭半幅通车的作业方式进行,但由于道路跨越四个区,道路调流涉及面大,因此给工程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影响了工程整体工期。
此外,从国内建成的有关工程看,高速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均需要较长工期,环湾大道主要涉及地基处理、新旧路面拼接、交通调流以及地下管网敷设等,施工工期较长。从地基处理上看,环湾大道由于濒临胶州湾,沿线以吹填地质为主,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杂、杂填土及淤泥质土层厚,不经过处理根本不能填筑路基。
761路跑红岛快 我市首条“大站公交”昨驶上环湾大道 乘客90分钟就能到达高新区
花上两块钱,就能从市政府坐车到红岛,且沿途还能观赏胶州湾的特色海景。昨日,环湾大道通车,我市首条大站公交线路761也同时开线运行。大站公交车从市政府到高新区,沿线交通状况如何?哪一路段用时最短?记者昨日从市政府车站跟随一辆试运营的761路公交车沿途体验了解到,环湾大道路段和高新区内路段成了整条公交线路上环境最养眼、乘坐最舒适的路程。
■线路规划 首条大站公交线沿途设20个站点
连接市区与高新区的我市首条大站公交线路761路为南北走向,贯穿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5个区市。自市政府站始,沿南通路、山东路、鞍山路、人民路、温州路、杭州支路、环湾大道、胶州湾高速路、岙东南路、市北路、创业大道、科技大道、规划中10号线、河东路、滨河路、正阳西路、规划东14号线,到达春阳路。
具体站点为:市政府站、江西路站、图书馆站、鞍山路站、海泊桥站、小村庄站、四方长途站、瑞昌路西站、太原路西站、双埠站、肖家站、市北路站、四方车辆研究所站、火炬大道站、科技大道站、创业中心站、河东路站、程戈庄站、正阳西路站、高新区春阳路西站,线路单程长度48.5公里,共计20个公交车站,平均站距2.5公里,大于一般的公交线路站距1公里,因此相应的行车用时要少。
■分段体验 环湾大道段景美还舒坦
昨日清晨6时50分,记者从市政府公交车站乘坐首辆试运行的761路公交车,开往环湾大道通车剪彩仪式现场。761路公交车从位于南通路上的始发站点开出,然后经香港中路驶往山东路。这一时段,香港中路和山东路上车辆不多,只有遇到交通信号灯时761路公交车才会停下来。到达位于山东路上的江西路站时,公交车用时6分钟,到图书馆站用时8分钟。
首班试运营的761路公交车在经过鞍山路、人民路和温州路时,因为路上信号灯较多,速度比较慢,到达四方长途站车站耗时约25分钟。杭州支路上车辆和信号灯较少,行车速度较快,到达环湾大道原来的海泊河收费站位置时,耗时约30分钟。“因为今天是试运行,我们主要是熟悉线路,并没有在各站点停留,明天正式运行的情况下,从市政府到环湾大道估计要超过40分钟。从沿途交通状况来看,761路整个线路上,这是最耗时的路段。如果上下班高峰时段,运行速度会更慢。”公交集团相关人士分析。 只用20分钟跑完环湾大道 昨日上午9时40分,在通车剪彩仪式结束后,761路公交车从仪式现场开往高新区,记者计时发现,在不停靠站点的情况下,761路公交车跑完15公里长的环湾大道用了20分钟。公交车行驶在新建的环湾大道上,路面宽阔平坦,车速均衡乘坐舒适。另外车窗外有碧波荡漾的大海和植被多样的绿化带,使得乘坐公交车也有了享受的感觉。
761路经过双埠站点不久,行驶上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然后在红岛收费站驶出,高速路段耗时8分钟。车辆经过肖家站点,走岙东南路进入高新区,到达终点站高新区春阳路西站时,时间为10时21分。据公交集团相关人士介绍,761路车正式开行后,一般情况下全程用时在90多分钟。
相关链接 761路·发车时间
●由市政府站发车,发车时间分别为:6:30、7:00、7:30、10:30、13:00、15:00、15:30、18:00。
●由高新区春阳路西站发车,发车时间分别为:8:15、8:45、9:15、12:15、14:45、16:45、17:15、19:45。 761路·票价2元
投币761路空调公交车每人次2元,限制时速60公里每小时。该线路将成为我市平均站间距最长的公交线路。所运行车辆为豪华空调车,实行无人售票一票制计价,成人投币票价为每人次2.00元,使用公交IC卡、琴岛通卡为每人次1.92元。特殊群体票价按现行规定执行。空调开关时间将和市区现有空调公交车一样,为每年的7月至9月。 记者 刘延青
■便捷交通 开车到红岛不到半小时
昨天,记者驾车自杭鞍高架环湾大道入口处一路行驶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来到了高新区,下车看到,两年多前的低效盐田已经脱胎换骨,波光粼粼、一片苍翠。设计新颖别致的水系桥梁、各类园林绿化花草树木、随处可见的太阳能风能路灯、景色宜人的科技人员公寓、创业中心、平整的道路……
伴随着首条对外连接公交线路的开通,围绕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一张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网络在逐渐伸展开来。“以前,我们每次跟外地客户谈生意都约在市区,因为路堵、道路破旧,从而影响企业的形象,今天看到大道通了,我特意一大早开车体验了一把,心里头那叫一个亮堂。”入驻高新区已一年的青岛嘉星晶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进洲告诉记者。台湾冠捷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李瑞至对员工在市区与高新区间奔波感触很深,他说:“高新区通上公交了,直接拉近了人们对高新区的心理距离,不再把这儿当作郊区,而是市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新闻背景 环湾大道拓宽改造原因
200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依托主城、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主三辅多组团”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框架。在新的战略下,胶州湾成为青岛市下一步发展的核心,未来将全力打造环胶州湾核心圈层。
原胶州湾高速公路建成于1995年,道路宽24.5米,双向4车道,为封闭收费公路,主要通行青岛港及周边企业大型集装箱车辆,是山东省最为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交通饱和度高;加之道路损坏较严重且市政配套管线缺乏,已不能满足环湾组团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下的开发建设需求;而高速公路封闭式管理,犹如一道屏障阻碍了区域内部和各组团间的交通联系,与环湾区域的规划和建设相悖。濒临胶州湾是环湾区域最大的地理和景观资源优势,良好的景观资源是未来环湾组团发展的基础,也是环湾组团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力,要形成良好的景观资源,需要打通市民亲水通道、提升道路景观功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