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观望,降价好难说出口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0-06-24 12:45:00
费三元
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国家已经开始增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所以许多在商品房市场上寻求归属感的“夹心层”势必会离开商品房市场。在调控继续坚持,市场又面临分化的形势下,开发商是在沉默中爆发,还是在沉默中灭亡呢?
孙涛(化名),一名在房地产圈里混了许多年的“老油子”,在黄岛区一住宅项目做营销总监,从调控之日开始算起,他掌管的项目在两个月内只卖出了不到50套房子,他在心急火燎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房价是不低,保障性住房的普及也只是个时间问题,可是这“降价”二字依然很难说出口。
震惊:史上最严厉的调控
4月18日对于孙涛来说是个很重要的日子,因为在那天他的老板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老板面前的报纸上公布着“调控出台”的消息。当然,这则消息他已经知道了。老板的脸色不太好看,但是并没有说出太多的“惊人之语”,只是告诉他,不管调控如何进行,房子还是要卖的,价格也不是不能动,但是要先看看其他开发商有什么动作。
孙涛当时深知老板的意思,只是他这次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这次调控得太严厉了,对于黄岛区这个外来人口居多的新区而言,光“严控外地人买房子”这一条就足够致命。毕竟很多投资客户和养老型客户是拿不出本地的纳税和保险证明的。
调控的威力很大,售楼小姐们反映,很多意向客户都开始犹豫不决,许多人开始问房子有没有降价的可能,如果现在买房子会不会吃亏。尽管训练有素的售楼小姐们力陈调控并不是想让房价下跌,可是购房者们似乎并不买账。
调控出台后的半个月,孙涛一共卖出了10套房子,而此前这个项目每天的平均成交量在9套左右。他除了继续撑着,似乎别无选择。
焦虑:谁来预测等下去的结果
在营销总监们的聚会上,孙涛得知,原来许多开发商都在硬撑,谁都不会随便降价。至于能撑多久,那就要看谁家的底子厚实了。整个5月份,孙涛的心情一直都好不到哪里去,房子卖不动,老板脸色不好看,售楼小姐们叫苦不迭,搞的各种客户活动,捧场者也是寥寥无几。
网上铺天盖地的是楼市调控了,房价跌不跌的新闻,似乎一夜之间,地球上发生的其他事情都引不起别人的兴趣,唯独楼市让人关注。
5月中旬,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开始下跌,尤其是他们的边缘区域,降价往往从这里开始,看到这类新闻,孙涛总会想起2008年的“艰苦岁月”,那个时候熬得很辛苦,但是也熬过来了,但是这一次呢?谁也没法给他答案。
迷茫:想降却真的不敢降
5月末,一则万科降价的新闻让孙涛心中一颤,2008年万科也这么做过。此时,铺天盖地的世界杯宣传报道也让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2008年的奥运会。他很无奈地苦笑了一下,每逢调控必有重大赛事,这样好让人们的注意力充分地从楼市转移出去。
世界杯的比赛比较沉闷,一如现在的楼市。在世界杯开赛的第二天,一则加大保证性住房供应的消息让孙涛感受到了一丝寒冷。他曾经在《香港十年》这本书上读过这样一件事情——董建华在做中国香港特首时提出了一项建设8.5万平方米公屋的保障性住房供应计划,而这让当时的香港楼市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孙涛在想,如果这一次内地也如此操作,商品房市场或许真的会出现一次全新的洗牌了。
在德国队大胜澳大利亚队的第二天,他跟老板提出想推出一些优惠措施,来刺激一下购房者。老板说,咱们周围的几个开发商都没动作,我们还是别做“出头鸟”了,再观望观望吧。
市场动态
一线城市集体冷场
北京:城区房价坚冰被打破
虽然连续2个月成交惨淡,甚至在近期出现了众多零成交的楼盘。记者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三环附近一些楼盘的价格已经开始有了松动的迹象。在北三环联想桥“太阳园”周边的一家中介,记者发现,此前几日还标价400万元一套的100平米房屋,20日的价格已经变成了350万元。这家中介的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这个价格是房主亲自过来通知他们要求改的。
而在南三环方庄附近的商住两用项目铂第公馆,其对外的公开均价此前也达到了31000元/平方米。不过其销售人员在给记者的电话中却表示,现在购买将有不小的折扣,29000元/平方米就可以买到最好的户型与朝向,而端午节前其销售人员在给记者的电话中还表示31000元/平方米是最低的价格。
天津:二手房量价齐跌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6月14日至20日,天津市二手私产住宅共成交452套、3.6万平方米,比前一周分别下降70.1%和72.9%;均价7044元/平方米,下降0.7%。
据了解,市内六区上周成交量均有下降,其中和平区降幅最大,仅成交11套,比前一周下降80.4%,红桥区降幅最小,成交21套,下降65.0%;价格方面,南开区均价降幅较大,为9575元/平方米,下降8.65% ;和平区涨幅最大,达14479元/平方米,带动中心城区整体二手房均价突破9000元/平方米。
深圳:新房“降”声一片
在部分上市房企带头降价引领之下,深圳众多在售楼盘近日继续扩大降价范围。位于龙岗区的万科金色沁园推出了特价房,120平方米套三居带精装修售价108万元 ,折算每平方米不到7000元。佳兆业旗下主力楼盘上品雅园再次推出百套特惠房,优惠幅度相当明显。
深圳市盐田区出现价格跌破万元的新盘,金山碧海现推出20套特价房,享受8.5折优惠,170平方米的四居,加赠送面积实际可得250平方米,总价约220万/套,实得净价只有9000元/平方米。
在香港上市的深圳本地房企佳兆业继5月底“带头跳水”后,6月12日起旗下主力楼盘上品雅园再次推出百套特惠房,户型也是带精装修84~88平方米的三居室,全部朝向中心泳池,均价12800元/平方米左右,较之前降幅约3000元/平方米。
业界观点
保障房、商品房缺一不可
在商品房市场一片冷寂的情况下,保障性住房的大量推出将给商品房市场造成冲击还是加以补充呢?
保障房、商品房二者相得益彰
住房,既有商品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我国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住房矛盾愈加凸显。保障房、商品房缺一不可。少部分是保障房,大部分是商品房。二者是相得益彰的。市场化推进得越快,就越彰显出保障房的必要性。现在政府财力大幅度提高,也有能力为低收入群体解决居住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人人有房住”好过“人人有房产”
据了解,在住宅市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均将持续供应廉租房列为重要的施政目标。比如,伦敦2004年的新规划要求中心区新增房屋的1/4为负担用房。丹麦的做法更彻底:全民租房——主要是向政府租。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表示了赞同,“我国的房地产发展思路片面强调了‘人人有房产’,而忽视了‘人人有房住’”,他同时指出,加强公共住房制度建设,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是政府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也是确保住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的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
(本专题文/图 记者 秦戈(署名除外))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