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特别关注

业内期待破解"地荒"魔咒

来源:中证网   作者:   2010-04-14 14:25: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4月中旬,国土部将公布今年全国土地市场供应计划,与此同时,北京土地招拍挂制度调整结果也将水落石出。在招拍挂的基础上,北京和上海已经开始摸索尝试其他出让方式,实行多年的招拍挂制度将面临调整和完善。无论是增加综合评标的权重、减少价格决定因素,还是科学测算出让底价、设立合理的价格区间,亦或是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这些都表明,土地市场的变革已经一触即发,而业内最期待的则是提高供地效率,破解“地荒”魔咒。 
  招拍挂将完善

  自2004年的“8·31”大限后,招拍挂制度已经沿用多年。但是随着地价攀升、地王涌现,土地出让制度面临众多质疑。国土部有关人士近期表示,将坚持和完善招拍挂制度。这也引发了业内对于招拍挂制度改革的猜想。

  国土部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总价款为1.59万亿元,同比增长63.4%。其中,招拍挂出让价款为1.51万亿元,占出让总价款的94.9%。这意味着目前我国的经营性用地普遍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进行。不过由于土地出让时通过招标的项目有限,而挂牌出让最终大部分由于竞争者较多而进行拍卖,因此尽管名为“招拍挂”,但实际上大部分土地最终都通过拍卖完成出让。

  推行招拍挂制度无疑是我国土地市场的一大进步,但是在操作层面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业内人士建议,普通商品房用地可以更多地采用招标出让的方式,综合考虑竞买者的资质、从业经验、开发业绩、市场声誉和信用度等多种因素,改变目前价格决定一切的模式,防止由于现场拍卖导致不理性竞价。

  目前,北京和上海已经开始对土地出让模式进行改革。2月24日,北京市通过“暗标”的土地出让方式,公开出让了朝阳区常营地块,最终的成交价格比市场预期的65亿元低出20亿元。上海莘庄地块出让也采用了招标形式,其中投标金额仅占全部评标环节的30%,价格已不再是地块竞拍的决定性因素。

  “简单通过招拍挂形式出让土地,特别是住宅用地的模式应该改变。”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副教授曲卫东指出,招拍挂制度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是在操作环节。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科学合理地测算招拍挂的出让底价,并在底价的基础上设立一个理性区间。当地价超过上限时就应该叫停土地出让,给地价设立“涨停板”。

  曲卫东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住宅用地的成交价格普遍大幅超过设定的底价,部分地块的溢价率高达2、3倍,这都表明出让底价的测算不够科学合理。“如果土地供应底价是经过科学合理测算的,那么最终的成交价格与底价就不应偏离太多。当成交价格过高的时候政府应该叫停,或者宣布成交价格无效,从而引导土地价格趋于理性。”

  “招拍挂制度是最公平的方式,但是在这过程中也抑制了部分土地供给。”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目前招拍挂是唯一的土地供给渠道,而很多非房地产企业手中有地却不愿意盘给地方政府进行一级开发,主要是由于土地的增值部分收归国有,与原企业无关。“可以考虑打破土地垄断性,在招拍挂供地的同时,允许企业和开发商合作建房。”

  湘江伟业(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明理指出,由于执行过程中相关配套措施不足,招拍挂出现诸多问题。“应该保证有足够的土地储备,才有条件实现市场化。对于土地供应计划要更加透明,不应该无缘无故地取消或推迟供地计划,同时政府对于高价地后续开工的监督要加强。”

于娜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