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特别关注

潘石屹称房地产为癌症 清退令后地产央企更生猛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   2010-03-30 19:34: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潘石屹在微博上将当今的房地产比喻为癌症:“不是细胞死了,是细胞长得太快,吸收别处的营养成了癌症……留下的十几家能做房地产的央企能量会更大。化疗后没有杀死的癌细胞,比原来更加生猛。”

  国资委下发“清退令”逾一周,78家央企当中已经有两家作出实际退出行动,挂牌转让旗下的房地产公司。另有一家企业则明确给出了半年的退出时间表。

  股权转让将成退出主路径

  3月27日,国资委一位相关人士对媒体表示,“不仅是这3家,接下来将有越来越多央企退出地产业务。”

  那么,人们关心的是其余企业以何种方式退出?特别是有些央企与别的公司合资,甚至已经上市,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部分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分析,通过公开市场转让股权的形式应是78家央企退出的主要途径。

  广州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则认为,如何退出市场是操作性的问题,关键要看转让给谁。他特别指出,股权要避免转让给其他的国企。“在炒地这一块,不仅仅是央企起作用,其他国企的推动力量也是不可忽略的。”合富置业首席市场分析师龙斌认为,这对民营企业来说应是扩张企业实力的一个好机会。

  “航天科工和中国核工业退出得如此快,事实上也是跟企业本身的结构业务有关。”有专家表示,对于股权关系相对简单的央企来说,退出房地产还是比较容易的。但事实上,能做到在短时间内“全身而退”的央企恐怕为数不多。非地产主业的这些央企,部分是合资公司,或旗下有部分房地产业务已经上市,据了解,大多数央企的房地产业务还在正常运作当中,如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下属的北京世博宏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3月15日在北京拿下蓟门桥北海淀区东升乡地块,目前该项目仍处于正常运作之中。3月10日,国资委“清退令”出台一周前,宝钢集团下属的宝钢广东钢铁集团刚刚以4.14亿元的价格拍下广州琶洲的一幅商业地块。

  “要适当地退出,在制订方案的时候,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股东的权益。”彭澎建议,采取“定向转让”的方法,如把正在运作中的项目转让给当地的开发商。

  “清退令”治标难治本?

  在“地王”频出,舆论诟病汹涌之际诞生,“清退令”显然是冲“地王”而来。两家央企出售股权,表示“清退令”已在作用,那么,它的效力会有多少?

  专家们普遍认为,“清退令”下发对抑制高价拿地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78家央企中,进入广州市场的为数不多,那么“清退令”对广州的影响更是微之甚微。究其原因,难脱离“清退令”的治标不治本。

  广东省房协理事、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卓文在一篇评论上写道,“地王”现象绝不是单一方面原因所引发,“招拍挂”制度存在弊病,却无其他制度可取代。“当前这个时期,非房地产主营业务的央企、省企、市企,仍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以多种方式介入房地产业。土地市场的高垄断性,正在显示其弊病。”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上将当今的房地产比喻为癌症:“不是细胞死了,是细胞长得太快,吸收别处的营养成了癌症……留下的十几家能做房地产的央企能量会更大。化疗后没有杀死的癌细胞,比原来更加生猛。”

  而远洋地产总裁李明更是公开表示,不能保证“今后不高价拿地”。关于“清退令”,他认为这78家央企合共占房地产市场比例不足10%,该政策的出台仅是国家为了贯彻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

  记者 赵燕华 实习生 谭抒茗

于娜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