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住青要闻

李沧区建造"城中城" 将变身成"生态商都"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0-11-29 10:53: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过去的李沧,虽有主城区之名,并无主城区之实,与青岛中心城区的巨大落差,是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痛;如今的李沧,处处洋溢着加快发展的活力,时时展现着巨大变化的魅力。据悉,近年来,李沧抓住一系列推进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并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实现了城区发展的“华丽转身”。
  精心打造复合城模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成片开发、城中造城是李沧新型城市化建设的点睛之笔。所谓“成片开发、城中造城”,即依托李沧旧村、旧城改造和污染企业搬迁腾出的大片空间,统筹考虑区域内人口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因素,把建设大盘小区和城市综合体结合起来,把建项目和造精品结合起来,在城区内建设一批具备现代城市基本功能的大型居住小区和商业综合体。
  与此同时,以伟东·乐客城、宝龙城市广场为代表的一批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则是李沧“成片开发、城中造城”理念下精心打造的另一模式——复合城模式。“复合城模式”相对于“绿城模式”更加注重于商业的布局,是在人口集聚地、商业中心区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宾馆、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进行科学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以商为主、多功能、高效率的复合体,使人们能够享受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
  产业集聚以商立城
  产业是立城之本。李沧区确立现代商贸流通、现代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房地产等五大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区域内迅速形成全面布局、整体推进、多点开花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据介绍,李沧占地 83 公顷的昔日老商圈——李沧商圈,经过近年来的精心培育已华丽转身。
  自2009年以来,商圈内迅速集聚起包括宝龙城市广场、伟东·乐客城、银座、苏宁半岛总部、百通大厦、万达等六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新增商业面积达160万平方米。一个集“吃、喝、玩、乐、住、行”众多功能于一身的现代综合商城,将尽显“购物天堂”的高雅与魅力。全部项目建成后,李沧商圈不仅将成为青岛第一商圈,也将成为全国知名商圈。类似于这样的商圈还有沧口商圈、东李商圈和正在规划建设的东部商圈。目前,李沧区域内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生态优先以“绿”养城
  据悉,高举生态旗,主打生态牌,建设李沧特色的生态城区、绿色城区,是李沧区委、区政府在推进城市化建设中始终秉承的理念。
  李沧“依山、傍水、拥湾”,自然资源优势明显。目前,李沧区绿化面积已达346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7.2%;人均公共绿地16.7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一。
  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落户李沧东部百果山,同时,世园会的筹建又为李沧乃至青岛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目前,这个项目的建设已列入山东省重点工程,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按照“世界一流、中国时尚、山东特色、青岛品牌”的目标要求,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展会娱乐、人文生态于一体的5A级综合景区。
  按照规划,李沧到“十二五”结束时,要初步建成集“绿色、生态、休闲”和“商务、商贸、商住”于一体,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业态先进、功能完善、服务青岛、辐射半岛的现代化“生态商都”。李沧正在腾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实践中,李沧必将飞得更高、更远。
萧淦晴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