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敢当时评

追讨文物“信念”比“目的”更有意义

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子铭   2014-08-12 15:28:00

关键词: 信念 目的 文物资源 追讨 侵略

  作者:王子铭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发布消息称,已于8月7日通过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归还于1908年从中国掠走的唐代“鸿胪井碑”。这也是中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8月11日 新华网)

  文物的流失只在一时之间,文物的追回却是步履维艰,追索流失文物与其说是与近代屈辱的历史和民族主义情绪有关,不如说是与人类的尊严、正义、文明相关。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物的文明古国,中国一直被如何追回流失海外文物所困惑。例如在几年前,法国法院驳回中国圆明园兽首禁拍请求,国内民众一时掀起抗议法国浪潮,甚至希望封杀法国拍卖公司。

  就法律壁垒来说,如今最大的问题是溯及力与追诉时效问题。相关的国际公约不具备溯及力, 不适用于公约生效之前文物资源国被掠夺或者因法律缺失而遭致流失的大量文物,这已成为文物资源国利用现行国际公约追索历史上被掠夺文物的主要法律障碍。

  在文物主权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认为文物是属于全世界人类的财富,应该被存放在一个最有利于其保护的博物馆,而不应该为文物国籍争论;另一种视角则彻底否认了“最合适存放地”的说法,认为文物身上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记忆,应当归属所属国,而不应是飘零在世界各地的文化符号。因此,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非法出境的文物我们要永远保留追索的权利,但有时也不能太着急。

  向日本追讨被掳夺文物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具体文物的得失,而是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对战争侵略本性的证明和昭示。特别是对于那些企图篡改历史、否认侵略行径的人来说,追讨行为的意义,远远大于单纯的历史述说和道德谴责。实际上,人们对海外流失文物的关注,已经超越了这一事件的本身,对它的“寻找”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是中华民族勿忘国耻、反思伤痛、走向新的历史的一种努力。

http://www.dzwww.com/dzwpl/mspl/201408/t20140812_10824071.htm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徐丽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