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官无罪论”直戳司法之殇
来源:大众网 2014-07-31 16:38:00
作者:晟达者
近日,“女子盗两官员家中200万元财物未入罪”一事备受社会关注。记者29日通过多个渠道证实,被盗两名官员系安徽省银监局与安徽省食药监局两名副厅级官员。安徽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已接到房云云举报,正介入调查,如查实存在贪腐行为,将严惩不贷。(7月30日 中国网)
一名小偷明明作案8起,结果只追究6起,这样的剧情着实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按理说,两起案件没被追究,这名小偷的罪责肯定要轻一些,可“狗血”的是,小偷非但不买账而且觉得“冤枉”了,非要极力抗争给自己作案8起讨个说法,小偷如此“坦诚”难道是为了彰显自己“偷功”惊人?吊诡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区别于一般的偷窃案,原来,这名小偷被“忽略”的两起案件其作案对象是官员,根据新闻描述,该小偷在合肥多次踩点,总共盗得600多张购物卡,共计几十万元,还有不少香烟、冬虫夏草等高档礼品,甚至还包括一名官员的几本房产证,其中不乏300多平方米的别墅和1800多平方米的土地证等。“机灵”的小偷自以为深谙官场之道,家藏“万金”却不敢声张的官员分明其身不正,为了争取立功减刑,她才保留了购物卡并且向纪检部门举报。
虽然目前并不清楚这两位官员的级别,可看看小偷的“成绩单”着实让人为之一惊,要知道公职人员收入处于中等水平,如此“壮观”的巨款就是一封明明白白的举报信,“机灵”的小偷天真的以为自己将会是“小偷反腐”中的“功臣”,甚至在为自己减刑窃喜,然而,在如今的法治社会,令小偷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两起案件算的上是“人赃俱获”,可检察机关却以“不知情论”的幌子不予以认定。
由此看来,在官场厚黑学面前小偷还是显得“力不从心”了,她完全低估了一干人等“官官相护”的能力和手段,为了包庇和纵容,甚至编织了“偷官不算偷”的悖论,回过头来再想想,倘若这两名贪官主动帮助其幕后操作减刑,也许公众根本没有机会欣赏这出“闹剧”,原本在反贪这场战役中让小偷“唱主角”就是司法上的悲哀,如今,加之相关部门对涉事官员的包庇纵容,岂不是更让司法公正之路“步履维艰”?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基本准则,缘何一旦事件贴上了官员的标签相关部门就开始了“捂被子”“躲猫猫”呢?法律公正不容亵渎,事情真相亟待还原:被偷官员都姓甚名谁?有无贪污受贿?谁在纵容包庇?诸多问题需要厘清,公众愿意等待,也希望相关单位有切实的措施,更有敢于公开的胆量和勇气。
http://www.dzwww.com/dzwpl/gdzt/201407/t20140731_10753511.htm
责任编辑:徐丽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