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敢当时评

环保法更该是一部权益法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   2014-04-18 14:24:00

关键词: 环保法 环境公益 权益法 环境诉讼 武器

  作者:木须虫

  环保法修订草案下周将进行四审。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四审稿中,环境公益诉讼主体或将扩围至地市级环保社团,由于受社团审批条件的限制,草根环保组织或仍被排除在外。此前,对公共环境权益受到侵害,谁有资格提起诉讼一直颇有争议。(4月17日《北京青年报》)

  环保法的修订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皆因为环境保护与每个公民的基本生存权益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当下环境恶化、环境保护失软产生的普遍心理隐忧紧密相连。而环保法作为环境保护最上位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环保的体制与构架,对破坏环境的成本制约,社会参与环保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以及法定方式形成对破坏环境的制约。

  现行的环保法最大缺陷在于行政法的构架,法律赋权的结果使得环境保护成了政府环保部门与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博弈,而来自于公民和社会组织对环保的参与权、话语权和制约权,被排除在法律之外。与些同时,因为政与企业难分的利益裹挟,“有毒GDP”的冲动、“执法经济”的部门选择,通常使得环保执法被现实所掣肘,环保的出发点与成效,离社会的普遍期望有不少的差距。至于公民的环境权益,仅仅限于造成明显的伤害,由《侵权责任法》来调节。

  显然,再度推进环保法的修订,其实意义并不在于强化环保行政执法的强制权力、提高破坏环境的行政处罚成本,在权力上打补丁,增强所谓的威慑力,而在于引入更广泛的参与力量和参与机制,形成更利于环保的制衡机制。客观上讲,只有多元的利益主体的加入,共同博弈,才可能达到新的平衡。

  正是因为如此,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范围才一直是环保法修订争论的核心。这不仅仅是简单各方利益的博弈,更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权利的博弈。环保不仅仅涉及公民的环境权益,更涉及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利,从现代社会治理结构来看,必然要求公民以各种方式参与社会管理,从微观层面自主调节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弥补政府管理社会的空白与失位,这也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的改革要义。

  不必否认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扩大,以及公民参与环境诉讼变得合法且便利,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反过来讲更是生产方式转型的契机,产生的只是阵痛。其实,这不是最重要的,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之争,其实是放权之争,是行政管控还是多元共治,这才是根之所在。反映在立法思路上,那就是环保法是行政法还是权益法。

  在笔者看来,环保法更该是一部权益法,不仅应该开放公民环境权益维护的通道,更该成为公民参与环保的权利依据。通俗地讲,环保法不能成为部门和少数人的“武器”,而应该是所有公民共同的“武器”。如果有了这个共识,公益诉讼主体的范围及相关的表述,都只是技术性问题,而至于受到其它法规审批的限制,则可以通过细化和放宽公民环境权益联合诉讼的范围来补位。更何况,来自于法规条件的行政限制,还可以通过修法的形式逐步放低门槛,这也是简政放权的大势所趋。(木须虫)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刘岳超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