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国税局积极做好“三证合一”工作
来源:大众网 2015-10-14 13:38:00
大众网青岛10月14日讯 2015年10月8日上午9点28分,青岛市发出了第一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标志着青岛市按照全国模式的“三证合一”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一、领导重视,迅速行动,制定落实方案
根据国务院及六部委的联合通知、工商总局和税务总局的联合发文、税务总局下发的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的“三层楼”文件要求,青岛市国税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三证合一”改革实施方案和应急方案,并通过视频会议对全市进行动员部署,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业务处室成立“三证合一”业务运行小组,信息中心成立“三证合一”技术保障小组,迅速开展“三证合一”相关业务和技术保障工作。
业务小组和技术小组认真研读文件,积极向总局请示,主动联系地税和工商部门,多次召开国税、地税和工商的三方联席会议,进行业务和技术的研讨和商谈。
二、重视细节,研究对策,规范业务流程
我市自2014年8月起就积极探索“三证合一”登记模式,从“三证联办”到“一照三码”再到现在的“一照一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完善业务和技术需求,为10月1日的正式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自工商总局和税务总局的联合发文、税务总局的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下发以来,业务和技术小组加班加点,梳理工商登记信息和税务登记信息的差异,模拟业务场景,细抠每个业务节点,对于可能发生的业务提前演练,做好业务技术运维保障,并制定详细的业务规范,确保全市统一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同时编制“三证合一”办税指南、办税明白纸等,放置在工商登记大厅,供纳税人取阅。
三、加强宣传,辅导到位,优化纳税服务
青岛市国税局在总局视频培训的基础上,在9月29日再次开展全市办税服务厅实际操作人员和12366咨询人员业务培训,保证业务人员熟悉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做好纳税人的辅导和咨询答复工作。各基层局办税服务厅在咨询台安排业务技能强、熟悉“三证合一”业务的工作人员,回答纳税人关于“三证合一”的相关问题;对受理的疑难问题要按照疑难问题处理流程及时与相关主管部门联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纳税人;定期收集纳税人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汇总上报市局相关处室;辅导纳税人进行表证单书的填写。充分运用互联网站、“税企E家”QQ群、办税厅大屏幕、税法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方式,通过发放“三证合一”办税指南、纳税辅导小册子、办税流程图等材料,宣传政策和办理流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纳税人感受到便捷、高效的办税服务。
四、及时沟通,积极响应,加强业务交流
青岛市国税局专门建立了由基层征管部门、纳服部门和市局业务处室、信息中心参加的“一照一码”微信工作群。基层局及时反映办理业务时遇到的问题,积极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市局业务处室及时发布最新工作规范,及时解答基层局提出的具体问题,收集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定期制作“三证合一”问题集锦。
青岛市国税局和青岛市地税局搭建了“青岛市国地税协作信息平台”,实现工作流自由配置和任务点对点推送。在“三证合一”工作中遇到的需要国地税之间协商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个平台传送给对应的业务处室或者对应的基层局,实现跨区域、跨国地税的沟通和交流。
六、提高效率,简化手续,提高补充信息率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大大简化了手续,缩短了时限,便利了纳税人,同时对税务后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岛市国税局在提高效率方便纳税人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后续工作。
对于在工商登记部门新设立的企业,青岛市国税局接受到工商登记部门的信息后,发送短信给办税人员,提醒企业进行税务相关信息补录,提高补充信息率。纳税人在信息补录时,可以到国地税任何一家办税服务厅或者互联网站办理,国地税之间实现实时数据交换,传递相关登记信息。对于企业注册地址变更或者其他变更信息涉及企业发票系统的,通过短信提醒纳税人及时升级相关系统,对纳税人不能按时办理的,转给户籍岗,进行实地核实,并对其发票采取限量供应。
七、注销清算,科学筛选,扩大即时办结范围
从方便纳税人和税收风险两个角度出发,青岛市国税局开发了“注销风险筛选软件”,为纳税人提供全流程近距离的服务。纳税人提出注销申请时,办税服务厅受理并出具《注销登记并行办理事项通知单》,列明在注销前需要纳税人先行办理完结的涉税事项,交纳税人先行办理。办理完涉税事项后,办税服务厅通过“注销风险筛选软件”进行筛选,筛选没有疑点,当场办结,只有对有疑点提示的才进行注销检查,扩大了即时办结的范围,极大提高了注销的效率和质量。
“三证合一”工作刚刚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遇到新的问题,新的困难,青岛市国税局将继续发挥肯干实干的精神,积极开拓创新,不断优化纳税服务,继续加强后续管理,加速管理转型,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
责任编辑:潘文强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