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经济

国内首个“高性能节能发动机油联合研究中心”落户青岛

来源:青岛大众网   作者:   2012-06-06 15:05: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大众网青岛6月6日讯   2012年6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兰化所)和青岛康普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普顿科技)举行合作签约仪式,联合建立国内首个“高性能节能发动机油联合研究中心”。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高性能润滑材料研发领域、润滑油产业化的优势,构建长期密切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联合研究和项目研发进行共同创新,促进我国在润滑材料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中科院兰化学所所长刘维民、中科院兰化所党委书记赵秀茹、青岛市科技局局长姜波、崂山区副区长于鹏、康普顿科技董事长朱振华、康普顿科技总经理王爱君等青岛市、崂山区相关领导及中科院兰化所、康普顿科技相关人员出席揭牌仪式。

    中科院兰化学所所长刘维民、康普顿科技总经理王爱君代表双方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赵秀茹书记、姜波局长共同为“高性能节能发动机油联合研究中心”揭牌。崂山区副区长于鹏主持签约揭牌仪式。

    康普顿将投资4300万元打造国内一流的“高性能节能发动机油联合研究中心”,并支持项目研发与产业化,实现双方互利共赢。联合研究中心主要依托中科院兰化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双方共同抽调润滑材料相关领域高端研究人员,根据企业的技术发展需要及润滑技术发展前沿趋势,开展新一代绿色、节能、环保高端润滑材料研发与产业化。联合研究中心将首先结合即将施行的欧Ⅳ排放标准,重点发展高铁、船舶及海洋装备用高性能润滑材料,推动国内润滑材料产业升级。预计到2016年,市场需求将达到150亿元以上。

    近年来,崂山区产学研合作机制逐渐走向成熟,通过建立企业项目信息库、院所科研项目库、高端人才团队和专家库,汇集各方合作需求,搭建合作桥梁,实现资源优势互补。9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签订210余项合作协议,近350个项目实现转化和产业,产生近300项科技成果,产生约 120亿元的经济效益和近15亿的税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校地、院企合作已成为崂山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高性能节能发动机油联合研究中心”就是崂山区产学研合作的全新成果,双方在高性能、绿色节能发动机油技术领域的合作必将实现双赢。

    中科院兰化所是国家“资源与能源化学和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拥有一批我国特种润滑材料和材料化学领域的学术精英及学科带头人,凭借其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在合成润滑油脂及其添加剂、化学物理气相沉积润滑耐磨涂层、粘结润滑涂层、聚合物基润滑密封材料、金属陶瓷耐高温抗磨材料、纳米材料及其摩擦化学等领域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领先优势,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目前已有超过100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应用于我国的航天运载工具、航天飞行器、战机、舰船、兵器等高技术工业。2011年8月,中科院兰化所落户青岛,投资3亿元建设成立青岛研究发展中心。该中心以中科院兰化所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为基础,重点开展新型润滑材料、表面工程材料等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

    青岛康普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润滑油、汽车养护品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其自主研发的康普顿纳米陶瓷机油首次将纳米技术应用到润滑油及汽车养护领域,并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其占地170亩的新工业园即将开工建设,新工业园润滑油产能将达到15万吨,生产规模进入全国行业前列。

    青岛市科技局姜波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双方的密切合作,将进一步放大中科院兰化所在人才、技术、设备及康普顿在产品经验、品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符合节能减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双方的合作将会提升康普顿在全国乃至全球相关领域的行业地位,并给青岛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背景材料:

    据相关资料显示,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稳步增长,截止2011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一亿辆,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汽车发动机油的市场需求总量达到200万吨。随着中国进入汽车社会,汽车节能和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对发动机的排放标准不断升级,推动发动机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加上消费者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环保的高性能发动机油在汽车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 节能、环保的高性能发动机油在船舶轮机、高铁等众多领域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田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