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即墨频道 > 即墨名片

即墨柳腔:几代家乡父老为其痴迷

来源:大众网即墨   作者:   2016-11-22 15:00:00

关键词:

即墨柳腔是一个较古老的地方剧种,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从山东境内广泛流传的"本肘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源于即墨西部的沽河流域,流行于胶东地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柳腔初期的演唱形式非常简单,所用的乐器也只有一只手锣,一只手鼓和一支竹板。后来受"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采用"四弦胡琴儿"伴奏。初用弦乐时,拉与唱不相协调,艺人们就配合着往上溜,因此,被戏称为"溜腔",后来艺人们觉得不雅,就借用同音字,定名为"柳腔"。从此,柳腔作为一个剧种,登上了即墨的大众舞台。柳腔剧目内容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故事,对白运用即墨方言,曲调有欢调、悲调、垛板、慢板、数板、南锣、娃娃腔等板式。唱腔委婉细腻,优美流畅,语言风趣生动,表演朴实无华,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在"四弦胡琴儿"悠扬悦耳曲调的伴奏下,加上柳腔特有的向上翻高8度或6度的尾音"勾勾腔",听来真是余音袅袅、绕梁三匝,令几代家乡父老为其痴迷。

建国后,柳腔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即墨县于1956年成立了专业的"即墨柳腔剧团"。经新老艺术工作者发掘、整理和创新,使柳腔不论在演出剧目,还是唱腔板式、音乐伴奏与曲牌上,都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同时,也迎来了柳腔艺术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1959年,青岛市柳腔剧团应邀进京,并三进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领导和戏剧界知名人士及首都人民汇报演出了《割袍》、《赵美蓉观灯》等剧目,获得极大成功,演职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等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得到了郭沫若、田汉、老舍、梅兰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肯定和赞扬。《北京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戏剧报》等报刊都发表了评论文章,对柳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柳腔誉为"胶东之花"。从此即墨柳腔这一地方小剧种,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扬名全国。原文化部部长黄镇、朱穆之也先后莅临即墨,在观看了柳腔剧团的演出后,高度评价了即墨柳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著名诗人贺敬之在观赏即墨柳腔之后,也即兴写下了"杯接田单饮老洒,醉人乡音听柳腔"的精彩诗句。

多年来,即墨柳腔剧团有一大批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获奖,其中柳腔《王三卖鱼》,被青岛电视台制作成电视戏曲片,荣获1985年中国首届戏曲电视片"鹰象奖"二等奖。由于柳腔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即墨市除有专业柳腔剧团外,不少村庄都有业余柳腔剧团。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崔维成

更多新闻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