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黄岛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青岛金蓝领人才培养新蓝图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16-11-24 19:13:00

关键词: 黄岛区;职业教育;金蓝领;人才培养

(资料图)

  大众网青岛11月24日讯记者 曲顺)近三年,有111人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148人获得青岛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黄岛区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抢抓青西新区建设重大机遇,全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和实验实习设备等基础能力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试点

  青岛市现代学徒制 专业与产业同步发展

  一是加快专业组群建设。结合青岛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和西海岸新区“61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强化机电、数控、计算机等优势专业基础上,加快涉海、涉港类专业和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影像与影视技术等新专业建设步伐,重点扶持和发展与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组群。目前区域内职业学校专业总数达到41个,其中省品牌专业1个、省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青岛市首批市级骨干专业4个。

  二是率先试点现代学徒制。西海岸新区已经成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在区域实施研究子课题《现代学徒制在县级区域中的实施研究》青岛市唯一试点区市。目前西海岸新区有1个专业成为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所学校、5个专业、11个合作单位被确定为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专业和合作单位;校企共建的企业冠名班20个,“订单培养班”57个,校企共同开发的市级精品课程21门。

  三是积极打造创客空间。构建教育、培训实训、实践孵化“三位一体”的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区内2所职业学校被认定为青岛市创客试点学校,建立创客工坊、创客空间5个,创客社团成员200多人,加盟少年创客400多人,开设网店74家。

  培训

  构建双师型教师建设 培养国际职教水平师资队伍

  黄岛区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多措并举开展教育教学应用研究,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有14个课题被立项为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加强课题的规范管理,组织专项跟进评估与指导,部分课题高质量结题;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精品课程、微课程和信息化等各类教学比赛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推行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和德国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打造魅力课堂。总结、提炼我区优秀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成果的推广、交流与共享,有12项教学成果推报青岛市教育局。

  近三年,有111人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148人获得青岛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西海岸新区积极做好国家级骨干专业教师培训和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加强教师专业技能、信息化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推进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改革的有机结合;搞好区中心组成员换届、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聘请行业大师进校园,落实特聘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培养专业建设领军人物;先后选派27名骨干教师赴德国培训,组织由德国专家授课的教师培训15期,打造和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科学技术接轨,具有国际职教水平的优质师资队伍。

  融合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发展 全面培养金蓝领人才

  4所示范校与高职院校开展“三二连读”和五年一贯制联合办学,“三二连读”合作专业12个,五年一贯制合作专业2个;与青岛理工大学开展“3+4”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普通本科分段培养。2016年三二连读招生985人,首次开展的五年一贯制联合办学招生85人,“3+4”本科分段培养招生45人。

  据了解,西海岸新区深化春季高考教学研究,深入开展职普融合贯通试点,建立职普教研合作体,探索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融合点,打破了中职学校学生升学天花板。2016年我区国办职业学校共有1117名学生参加高职升学考试,其中专科录取845人,本科录取142人;让更多的学生、家长喜圆大学梦想。目前按照中高职一体规划建设开发区职业中专迁建项目进入实质阶段。建成后,西海岸新区职业教育将为青岛和西海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金蓝领。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