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7旬老翁20年捐建8所学校 自己不会写名字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2-01-12 11:50: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点击浏览下一张

  看到胶南市聋哑学校失火后,大冷的天儿,学生们只能坐在院子里上学,崔焕明的眼睛湿润了,他将已经买了养老保险的5000元钱硬是要了回来,将这笔钱捐给了聋哑学校建设新校舍。“只要孩子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咱过得苦一点也愿意啊。”崔焕明说。

  70岁的崔焕明是胶南市藏南镇下洼村村民,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该镇8所学校,还义务担任学校辅导员,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辅导员爷爷”。1月10日,崔焕明被藏南镇政府评为“道德之星”。

  曾经吃过没文化的亏

  记者昨天赶到崔焕明家里时,他正在仔细地整理自己曾经获得的一些荣誉证书。“这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每次翻看,我都感觉很自豪,觉得这辈子没白活。”崔焕明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贫穷,他没读过几年书。“我7岁的时候,父亲到台湾去了,是俺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的,那时别说上学了,就是吃顿饱饭也难。”崔焕明说,从十四五岁开始,他就在村里跟着大人干活,后来又学做瓦工,组建了一个建筑队。

  “因为没有文化,至今我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完整。我刚干建筑队时,将一个工程造价算得太低,赔了不少钱。”崔焕明说,还有一次,他签一个建筑合同时,将自己的名字写错了,后来对方借此违约。一次次的教训,让崔焕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而当他看到家乡的教育设施还比较落后时,就萌生了尽己所能,为老家的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做点贡献的想法。

  父亲寄来的钱捐建学校

  上世纪80年代,崔焕明的建筑队承建了藏南镇中心中学新建校舍工程。他按照每平方米71元的标准只收取部分材料费和人工费,而按照市场价格,每平方米至少需要110元,再加上绿化等费用,共为学校节省资金39.6万元。

  1996年,坐落于藏南镇韩家溜村的青岛中心希望小学刚刚建立。“当时我跟藏南党委宋书记一起到学校参观,我发现孩子们虽然能在崭新的教室里学习,但是伙食、饮水条件非常艰苦,那时学校里没有食堂,也没有水井。”崔焕明说,孩子们到校外一口井打水要过两条马路,走近一里的路,而且因为大口井坡陡水深,很容易造成危险。“我找到镇领导,要求由我组织施工,改善学校的饮食条件。”崔焕明说,因为镇上实在没钱,他把父亲从台湾省寄来的3万美元拿出来,为学校新建了食堂,还打了水井,同时为学校修建了院墙,增建了新教室,美化绿化了校园环境。

  贷款给工人们发工资

  干活没挣到钱,自己倒好说,手下几十号工人的工资成了问题,眼看快过年了,工人们一个个都愁着回家,为什么呢?拿不回去钱,没法跟老婆孩子交待啊。对此,崔焕明心急火燎,而自己实在拿不出钱了,无奈之下,当年腊月,他到银行贷款5万元,将工人们的工资都发齐了。“这5万元贷款,第二年我省吃俭用才算还清了。”崔焕明说。

  “我父亲独自在台湾生活了近50年,他一直比较节俭,他把每个月的工资攒下来,攒了40多年凑了3万美元给我寄过来,让我将家里破旧的房子翻盖一下。”崔焕明说,但他看着孩子们上学条件那么艰苦,觉得自己的事可以先搁搁。“我父亲也很理解我,因为我小时候没捞着上学,父亲一直觉着是个遗憾,因此由我来捐献教育,也是他的心愿。”崔焕明告诉记者。

  此后的时间里,崔焕明又利用干建筑活挣的钱,相继资助建设了藏南镇小学等学校,前后他共捐建8所学校,花费100多万元。

  一直在做校外辅导员

  昨天,记者和崔焕明一起来到他捐助的第一所学校——高戈庄小学,在路上,有不少孩子见到崔焕明,跑着向前跟他打招呼:“爷爷好!”崔焕明拍拍这个的头,摸摸那个的脸,目光里满是温馨。

  来到高戈庄小学门口,校长崔增海一路小跑迎了出来,紧紧握着崔焕明的手,将他让进学校。“这么多年了,我们学校每一批学生都对崔老印象深刻,因为我们每个学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都会讲到崔老捐助学校的故事。”崔增海说,崔焕明第一次捐助这所学校的时候,他才14岁,刚上初二,经常从学校旁边走,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发展,也见证了崔焕明资助学校的过程。因为高戈庄小学处在山岭地,下面都是石头,打地基非常困难,崔焕明就带着工人们将大石头一块块挖出来,然后推走,活经常干到深夜。

  “那时我经常发现早上上学的时候,看到他们在干,放学的时候,他们仍在干,等我晚上从这里经过的时候,他们还在摸黑干,所以印象非常深刻。”崔增海说,学校校舍完工后,不识字的崔焕明还特意找人在墙上写下9个大字“这里托起明天的太阳”,以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

  崔焕明一直是高戈庄小学的校外辅导员,每逢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他都会跟学生们一起参加活动。双休日里,他会带领孩子们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理发、表演节目,被孩子们称为“辅导员爷爷”。

  【义举感人】

  百名聋哑生流泪感谢他

  “现在我们老两口身体还不错,没跟孩子们在一起住,但全家人都很支持我捐款助学的事情,这一点也给了我很大动力。”崔焕明说。“他这个人啊,心里装的人多,事儿也多。”崔焕明的老伴陈玉娟告诉记者,每年的教师节、儿童节,崔焕明都会拿出一部分钱物,到当地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看望孩子们。

  “我记得1992年冬天的一个晚上,胶南聋哑学校起了火,老崔从电视上看到那些残疾孩子只能在院子里学习,一个个冻得直发抖,当时他就看不下去了,眼泪围着眼圈直打转转。”陈玉娟告诉记者,那时他们刚给工人们发完工资,手头上实在没有什么钱了,情急之下,第二天一大早,崔焕明就找到胶南某保险公司的保险员,把夫妻俩已经投上的5000元养老保险硬是要了出来,然后坐上小公共车把钱送到了学校。“当时真有点不理解他,毕竟那是我们的养老钱啊,这都捐了,以后老了可怎么办呢?”陈玉娟说,一个月多后,聋哑学校的新校舍建成了,她和老伴受邀到学校参观。“那些孩子们不会说话,但是100多个孩子流着眼泪,围成一个很大的心形,然后做着感谢我们的手势,我真的被感动了,那一刻,我觉得无论我们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陈玉娟说。

  “我觉得人活着,只图自己享受真没什么意思,像现在这样,我给别人幸福,别人也给我带来快乐,我感觉自己做的事儿很值,今后还会一直这么做下去。”崔焕明说。

曹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