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青岛两会 > 热点聚焦

加快农村水利建设 严重干旱是天灾也是教训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   2011-02-25 08:59: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百年一遇的严重旱情,全社会关注。有关水资源保护利用以及水利工程建设问题,也成为参会代表尤其是基层人大代表热烈议论的话题。

    目前,青岛已连续140多天无有效降水,全市420万亩小麦普遍受旱,小麦减产已成定局,个别浇不上水的麦田有可能绝产,一些村庄人畜饮水也出现了限时限量供应,形势非常严峻。大家认为,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供应和安全,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设不能忽视。

    赵波代表:水利是农业第一要务

    胶州市里岔镇良乡一村赵波代表认为,今年严重的旱情再一次提醒我们:水利是农业第一要务不是虚言。

    像我们良乡一村,耕地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山岭下面的约800亩,一部分是山岭上面的约300亩。岭下的地今年还能想办法浇,可以打机井;但岭上的地,由于打不出水,基本浇不上水了。实际上,我们测算过,如果把水引到岭上,那300亩地可大幅度提高收益。现在这些地只能种点粮食,浇水靠天,土质不好,产量很低;有了水浇条件,就可以改良土壤,种植经济作物,收入可成倍提高。

    要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尤其是对不具备水浇条件的农田,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要统一协调,因为兴修水利工程,涉及到修路占地、拉电等配套设施,单靠一户一村解决不了。同时还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通过修建平塘、河沟等截留雨水。

    吕英志代表:灌溉方式几十年不变

    莱西市日庄镇副镇长吕英志代表说,这些年,农村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都搞了“五化”,农村环境好了,都办了养老保障、合作医疗等,收入低的家庭的生活也有了保障,但农田水浇条件变化真不太大。20年前,老百姓用柴油机带动抽水机从井里抽水,手持水管头浇麦,现在还是这样。

    现在的水利投资体制是,大中型水利设施由国家投,但“末系”即基本农田,只有靠老百姓自己投,可百姓自己不愿做,也做不了。现在干旱严重,小麦浇不上水甚至会绝产,但老百姓自己也有一笔账,我浇一遍水就要花75元,还要耽误我一天时间,如果进城打工,一天就能挣100元,费那么多功夫浇水,到头来收获了,一亩麦子也就1000多元,去掉成本,还不如打几天工挣的钱多。所以,尽管旱情那么严重,政府从大局考虑急,老百姓从自己的账本考虑,不急。

    老百姓当然不愿意看着小麦减产,关键是浇水不方便、费用高。所以,今后农田水利还是要由政府统筹起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形成一个良性的投资体制。

    李孝寿代表:干旱是天灾,也有教训

    即墨市北安街道李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李孝寿代表表示,今年的严重旱情,是天灾,但也有很多教训,需要好好地反思。

    过去,每到冬季来到,老百姓给小麦浇完过冬水,就会挖沟渠、打大口井,为农田灌溉做准备。近些年,风调雨顺,大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水利设施的作用。

    我们村靠近宋化泉水库,以前曾修了很多水利设施,包括引水用的沟渠、小塘坝等,可现在,原有的沟渠平了,被轻易地破坏了,有的年久失修,不能用了。

    今后,应加大投入,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把过去多年的欠账好好还一还。同时还要彻底解决老百姓吃水安全问题;那么多年了,还有很多村吃不上自来水,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我们的经济实力很强了,可还存在这样的事,非常不应该。

蓝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