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跨越百年历史,重温城市风情

来源:青岛大众网   作者:   2012-02-10 16:52: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观青岛民俗馆的所闻所感     

青岛宜阳路小学    六年级三班 陈浩

  

 
    渔网、码头、货栈、水门汀……这些在现代以早已见不到的老物件,还有以前的理发店、电影院、老邮局……,今天,我们在“青岛民俗馆”透过迷雾“穿越”约100年,回到了那个别具一格的“旧时代”。
    从以前的海云庵庙会到今天的糖球会;从以前的民间居所到今天的高楼大厦;从第一台火车到今天的“和谐号”;再从以前的中药铺到今天的大药房、看大户人家过年、婚庆的热闹喜庆,赏德战时期前海一带的优美风光,走过马牙石铺成的街角,听吱吱响的茶壶水哨、哗哗响的纺织机、呜呜响的蒸汽机车、小吃的叫卖声、钢丝床、留声机、洋学堂、大花轿……还有许多奇特的物件:方方正正的冰箱、约有21寸电视机大小的存钱柜鸟笼一样的烛台……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共同交汇着青岛独特的生活习俗。
    历史的一步步变迁,淘汰掉了许多人们感觉不实用、不好用的旧东西,渐渐的创造出了更先进、更实用的新东西。
    在当时的德占时期,老百姓都用不上电灯,只能用煤油灯,我们今天有了日光灯、霓虹灯,各种各样彩色的灯,这本来是让人高兴的事,可人类却没命的浪费电;当时,老百姓生活都成问题,今天,我们有了好东西、好的生活,可人类浪费粮食、浪费水、浪费人类能浪费的资源,导致今天的环境恶化。
    当时的青岛,还有许多由德国人建造的“洋学堂”,德国老师为清政府官员们的孩子教课,这是只有上层社会才能享受的待遇,下层落后的人民,只能点煤油灯,吃不上好东西。
    德占,对青岛来说,有利有弊,利是德国人建造了许多建筑,建起了学堂;弊是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差别太大,上层社会条件优越,而下层,条件贫苦。
    通过这次参观“青岛民俗馆”,让我亲眼目睹到青岛的一步步变化,也了解了一些青岛的历史,实在是受益匪浅!

                                    

孙雯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