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家:任何时刻胸痛超半小时 果断打120
来源:广州日报 2014-10-16 10:27:00
除了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肌肉神经疾病甚至骨骼关节疾病等都能令人感到“心疼”。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昨天上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火爆开讲,并迎来首位“梅开二度”的主讲嘉宾。该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心血管病专家王景峰教授再次领衔专家团队,为听众们讲解胸痛背后隐藏的疾病。
王景峰教授指出,任何时刻,只要胸痛超过半小时,特别是本身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吃硝酸甘油不缓解,应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
临时增开两分会场
逾百人仍没挤进去
“这场讲座肯定会晚点开场。”讲座开始前,一名女听众笃定地向记者“预言”。 她说,近十年,身边好多人有胸痛,包括她爸爸和朋友,“这个话题应该很多人都会感兴趣。”
果然,原定9时30分开场的讲座由于听众源源不断地进入会场而推迟了15分钟。在撤掉现场两张长桌、腾挪空间摆放加座后,连旁边一个小会议室和远程会诊中心都开放做分会场现场直播。即便这样,仍有100多名读者因场地有限而无法听讲。
家住海珠区赤岗的76岁钱婆婆昨天一早乘地铁再转车来听讲。“我有高血压,会时不时胸闷,但(来听讲座)主要是为我爱人。他身体差、行动不便,心绞痛好多年了,有时还像锤子一下下敲心口那么痛。”钱婆婆说,她和老伴以往都是到家附近的医院看病,但几个月来跟随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活动到“河北”的多所大医院听各科名医讲课,“年纪都大了,多了解一下保健知识总会有用。今天就学到‘半夜突然心绞痛发作应该怎么处理了’,多谢你哋!”
有些胸痛“病根”不在心
“老人家夜间胸痛,千万别忍到天亮才就诊。”
近年来,心脏性猝死的频频发生令不少人闻胸痛而色变。实际上,有些胸痛的“病根”并不在心。“胸痛主要是由胸部疾病所致,少数由其他的疾病引起。”王景峰说,除了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肌肉神经疾病甚至骨骼关节疾病等,都能令人感到“心疼”。
心梗1小时内不灌注
死亡率达到1.6%
王景峰表示,有多疼也与个体敏感程度有关,与疾病轻重程度不完全一致。前一天他看门诊,遇到一个50多岁的病人,反映胸口、腋下“痛得像竹片在狠刮”,病人担心患上冠心病。经过王景峰细心检查,发现病人胸口局部有明显的压痛,最后诊断为非致命的“肋间神经痛”。
不过,胸痛发生时,谨慎应对、尽早就医仍是上策。“老人家夜间如出现胸痛,千万别忍到天亮才就诊。”王景峰指出,近年来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在常见的引发胸痛的急症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1小时内如不采取灌注措施,死亡率为1.6%,发生6小时死亡率为6%,更为凶险的主动脉夹层,发病后48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他指出,胸痛越早明确诊断,越快启动治疗,越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肚脐到下颌之间
疼足一刻钟要当心
另三位演讲专家分别就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三种“致命胸痛”进行了介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聂如琼教授表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症状五花八门。“一般来说,肚脐以上、下颌以下,持续15分钟以上,都不能排除和冠心病的关系。”他指出,有的患者是在快步行走时,突然出现咽喉部发紧、发痛,而放慢行走速度或停止走动后,不适很快消失;另外一部分患者早晨穿衣、洗漱及上厕所时,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暂停一切活动后,不适很快消失;也有的是上楼梯、跑步、提重物时,感到心前区或胸骨后闷痛、气短,休息后缓解;也可能平时没有牙痛,突然出现一侧(多为左侧)的牙痛,数分钟后,牙痛消失。还有的颈部的一侧或双侧突然出现小范围内钝痛,伴有精神紧张和烦躁,数分钟后缓解;后半夜突然出现胸闷痛、憋气症状,但坐起后逐渐缓解。
“但是,还有更多人群没有症状,”聂如琼说,糖尿病病人得了冠心病,可能只有轻微感觉甚至无不适,或者症状不是指向心脏,容易被误诊、漏诊。
主动脉夹层
猝死率达3%~5%
近年来,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的患者明显增多。该院心内科冠心病专科主任刘品明教授介绍,主动脉夹层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烟民、血压没控制好的高危人群,症状是突发前胸或胸背部痛,是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烈疼痛,多数合并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猝死率达3%~5%,如果不救治,两天内死亡率高达50%。”
至于肺栓塞,小的栓塞危害不大,大的栓塞会引起猝死。肺栓塞多数发生在骨折、卒中、瘫痪等长期卧床病人,心力衰竭患者,久坐人士如长途航班乘客、通宵“麻将友”身上。服用避孕药导致血粘度升高也是一个危险因素。
热点问答
问:已有7年的胸痛,近期验出哮喘,和心血管疾病有关吗?
答:胸痛和哮喘两个疾病没有相关性,可以同时并存。一些哮喘药物可能对冠心病患者病情不利,要注意。
哮喘和心血管疾病关系不大。但胃食管反流能把这两种病联系在一起,胃食管反流和冠脉痉挛有关,有时会引起胸痛。应注意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可以误诊为冠心病或哮喘。
问:80岁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搭过桥、放过支架,但都出现堵塞了,目前血压总是波动在140~180之间,脉压差是70~80,脉搏是40~50之间。这种情况怎么办?
答:要强调的是做支架、搭桥都是治标不治本,还一定要做好冠心病二级预防,生活方式调整、危险因素控制、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有的病人术后不痛了就不吃药或少吃药,重新堵塞难以避免。至于血压问题,目前不构成影响。老年人的降压要求不必像年轻人那么严格,舒张压60、收缩压140~150,都是可以接受的。
问:52岁女性,胸闷5年,心电图检查正常,但痛起来就不想说话。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答:年轻女性这种情况基本和心脏没关系,如果有焦虑、敏感、睡眠不好的情况,往往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
预防支招:秋季切记多喝水
对于目前患者的就医、养生习惯,专家们也作出了点评。聂如琼说,现在患者生病常问“百度”,可是网上信息未必准确。如果需要问“度娘”,建议参考“百度百科”,因其是在卫计委的指导下由专业医生编写的,比“百度知道”靠谱。
有听众问,植入小支架后每天除了服药外,还早晚服用“用巴西原料制成的蜂胶丸”,询问是否能吃。该院心内科心脏导管室主任罗年桑提醒,最好按照医生指引吃药,不要随意自己加中成药或者境外带回来的药。刘品明指出,“放支架后必须要服用抗血小板药、降胆固醇药。”
聂如琼介绍,冠心病好发于秋冬、酷暑,一天中,凌晨、拂晓、过度体力活动、晚上(尤其是晚餐后)都是危险时段。另外,饱餐、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醉酒都是“扳机因素”。进入心脑血管高发季,“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等渴了才喝。”
文/记者伍仞、任珊珊 通讯员王海芳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