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女主持人辞职办月嫂公司 自述家政“爱与痛”(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国林 崔涛   2014-07-17 14:33:00

关键词: 月嫂 范为华 家政行业 家政人员 女主持人

女主持人辞职办月嫂公司自述家政“爱与痛”(图)

  范为华在办公室里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崔涛 摄

  高级育婴师范为华正在给月嫂进行实际操作培训(资料图片)。

  范为华为公司的月嫂庆祝生日(资料图片)。

  中新网张家口7月17日电(记者 陈国林 崔涛)10年前,作为电台记者兼主持人的她,为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下岗姐妹,辞职办起山城第一家月嫂家政公司,公司的月嫂十年来从2个到200个,业务量已相当于全市其它家政公司的总和。4年前,为了让下岗姐妹和进城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45岁的她又创办职业培训学校,成为近万名家政、月嫂学员的校长,每年提供8000多个就业岗位,为京津冀输送了大量的家政人才。46岁的时候,她看到空巢老人的孤独无依,又创办了全省首家社区托老所。

  她叫范为华,张家口好月嫂家政服务公司总经理、张家口市桥东区阳光家园托养中心主任、张家口爱百帮职业培训学校校长,被当地称为“下岗姐妹的贴心人”。她说,被人需要是幸福的。我一直在追梦,累也快乐着,苦也幸福着。

  近日,历时6个多月、近20万人参与的河北省“中国梦·赶考行”百姓故事汇宣讲活动总决赛在河北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范为华作为唯一的家政人参赛并获奖,她的故事感动了河北。

  在山城第一个引进月嫂职业

  “她在台上哭,观众在台下哭,我们在转播的电视机前哭。”说起这次演讲,范为华的老姐妹、公司最早的月嫂李宝存抹着眼泪说,“她确实该哭一次了,这些年真的不容易。”

  “我从基层一路讲到市里、省里,一直以一个家政人的角色出现,讲述我们的家政小事和人间大爱”。站在记者面前的范为华,黑裙,粉红色上衣,齐耳短发。她用磁性、略带沙哑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梦,讲述身边的故事,时而泪流满面,时而破涕为笑。

  尽管公司服务项目已涵盖月嫂、育婴师、老护、病护等传统家政服务,以及社区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等新型社区家庭服务,范为华提及最多的词还是“月嫂”。

  范为华告诉记者,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教师,但命运安排她进了粮食系统。30岁那年,市电台创办综合性直播节目“七色阳光”并面向社会招聘主持人,她从500多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张家口市第一批直播节目的记者、主持人之一。在全国性的国企兼并重组期间,她接触到了一些下岗女工,热心地帮她们找工作,但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2003年春节,范为华在北京知道了“月嫂”这个词,并得知这种新兴职业可以赚到1000多元钱,按当时的月薪来说已不算低。2004年,喜欢不断“充电”的她,又跑到上海观摩了400元一节的早教课。能不能让下岗姐妹变成具有现代育婴知识、能够让宝宝和新妈妈都感到舒心的月嫂?这一年,她又到大连“中华好月嫂”总部学习考察,决定加盟并很快在张家口闹市区租了一百多平米的商铺,准备大干一场。

  没想到浇了她一头冷水的,恰恰是这些每天围着身边的下岗姐妹。范为华说,当她满心欢喜地告诉姐妹们这个新兴职业时,姐妹们撇撇嘴说:“什么月嫂啊,不就是伺候人的保姆吗?”姐妹们相继转身离去,留下范为华一个人在偌大的教室。她倚着门框,眼泪夺眶而出。

  “我把月嫂这个职业引进张家口,就是为了下岗姐妹有工作、有岗位。没想到自己下了自己的岗,把自己逼上梁山。”范为华如此自嘲。

  一个眼神:十年坚持的力量

  面对一个空白的市场,要避免成为“先烈”,除了坚韧和坚持,还必须成倍的付出。范为华坚信月嫂是个好项目,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创业初期,范为华每天工作近20小时,到菜市场、晨练场、早市发传单,到医院“旁听”妇产科大夫的医嘱,每天找员工、找客户还要备课充电,周六日到北京学习。她每天晚上九点之前没回过家,几个月下来瘦了10公斤。

  除夕夜,万家团圆时,在医院里替月嫂看护新生小宝宝的是范为华;产妇、残疾人、老人脾气上来的时候,迎着“炮火”前进的是范为华,她见过各种各样的人,数不清被骂过多少次。

  她还是张家口市第一个女蜘蛛人。公司第一次承接高空作业的业务,是清洗四层酒店的外墙。保洁员不敢去,范为华硬着头皮上了,挂在四层楼高的墙壁上,她的双腿不住地颤抖,但还是咬着牙、含着泪做了清洗,汗水合着泪水,夹杂着牙齿咬破嘴唇的血水。

  范为华说,她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扭转人们对家政行业的看法。她认为,家政服务虽是家务小事,却是一点一滴“积攒”爱的事业。她将婴儿护理称为“天使之爱”,因为孩子每一天长大需要满含爱心,而科学的护理方法和早教训练奠定着新生命的未来。她将照顾空巢老人叫作“亲人之爱”,她说:如果你没去过空巢家庭,不知道老人们多么渴望交流,哪怕只是拉着他们的手一句话都不说,只静静地聆听,直到他们把话说完,他们也会很满足、很幸福。

  2006年的一天,范为华送一个员工到医院护理一位70多岁、久病在床的老大爷。走进病房,空气污浊得令人喘不过气来,看到老人连大小便都在床上,女员工迟疑了。

  “员工退我可不能退。”范为华说。她上手干了起来,先是给老人喂水喂药,又帮老人擦身,这时发现老人身上长满了褥疮,最大的在臀部有碗口那么大,痛苦得老人不能转动身子。看着眼里,范为华痛在心里,于是她开始清理老人臀部、腿部、脚部那些散发着恶臭的褥疮。

  老人想要小便,却不好意思让范为华帮忙。范为华说:“大爷,您就把我当自己的女儿吧!”当她拿着尿壶给老人接尿时,老人的泪水流了下来,哽咽着说:“我有三个儿媳妇,她们都没有像你这样对我啊!”

  这位老人姓曹,三个儿子都忙,范为华和她的护理工照顾了老人7个月,陪伴他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光。老人临走时,身上没有一处褥疮。临终前,老人拉着范为华的手,眼神中尽是不舍。范为华跟老人拉钩,相约下辈子早点给他作家政员,让老人活得更好。

  范为华说,她时常想起曹大爷那期盼的眼神。正是这眼神,给了她十年坚持的力量。

  尊严:中国家庭服务业的锥心之痛

  一种职业,到底是崇高还是卑微,完全出乎于心。把别人的爸妈当成自己的父母,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骨肉,谁能说不是一种爱,谁能说这种职业低下呢?范为华说,我认为这是人间至爱。

  在范为华看来,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但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家政人员的尊严感。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都希望有成就感。“事实上,家政员是一份职业,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是在帮助你照顾妻子、儿女或父母,你有什么理由不尊重他们?”

  范为华表示,如今,家政人员都在加强培训,改变自己提升服务。客户也需要丢掉优越感,学会感恩和尊重别人的服务。

  今年快60岁的李宝存大姐是公司最早的两名月嫂之一。回忆起一次被客户赶出家门的经历,姐妹俩再次相拥而哭。范为华说,不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技能,患了产后抑郁症的新妈妈其实很难应对:她们甚至会悄无声息地站到你身后,观察你如何照看她的孩子,有时会吓你一跳。暴躁也是产后抑郁症的表现之一,“宝存大姐有点倔,一般坚持自己的意见。那次客户发疯似的让她滚,她真的滚出来了,一个人在寒风里哭,我赶过来也抱着她哭”。

  “社会上属我们的工作难做了。”当了10年月嫂,现已回家安享晚年的李宝存说。

  10年来,范为华正是通过一件件小事,证明家政业的崇高,呼唤着社会对家政服务的尊重。她常对工作人员说:“我们有两只手,牵着的都是弱势群体,一边是需要岗位的失业人员,一边是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选择了家政,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帮助,选择了奉献。”(完)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