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变身“销售圈” 暗藏陷阱专宰熟人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颜娜 2014-01-13 15:11:00
现如今,网上购物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流行,一时间,每天打开朋友圈,都能看到好多好友发布的销售信息,从奢侈品到日常用品,从服装配饰到进口化妆品等等,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的产品信息种类还真不少,而很多人却不知,这微信朋友圈里的买卖交易虽说挺方便,但是却隐藏着重重陷阱。
业内人士提示:
火热代购中陷阱不少
通过微信购买市民还需谨慎
“朋友圈”里专宰熟人好多小伙伴莫名被坑
很多玩微信的人对朋友圈都不陌生,以朋友、亲戚、同事、同学等关系为基础的分享,要么是自己朋友,要么是某个朋友的朋友,最远的关系是隔一级,信息信任感较强。这种生意路线似乎很符合中国国情:老交情、快生意。而这样的模式下,家住城关区的市民李燕也莫名被坑了一把。
平日喜爱网购的临汾市民李燕,最近对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的产品信息很感兴趣。这些微信朋友亦或是她曾光顾过的商家,亦或是某些品牌的代购。通过微信交流,李燕认为,她和这些商家们“混”得很熟了。2013年12月末,李燕正想买一个包包,正巧此时她看到了微信朋友圈里某好友发的某大牌包包代购图片,时尚的包包外形、靓丽的颜色一下子把她吸引住了。她觉得包包的款式非常好看,虽说价格达到了800多元,有点小贵,但是想到此款包包的商场价格要2000多元,李燕还是觉得很划算。况且对方又是朋友的朋友,质量肯定没问题,于是,她立即把钱汇给了对方。哪知数天过后,她收到包包时发现,其做工粗糙,颜色不正,完全不是正品。可当她与这位“好友”联系时,对方便以各种理由推诿,不退货也不退款。碍于朋友的情面,李燕也不好再说什么。
随后,经过多方联系,记者又采访了13位曾经通过微信朋友圈购物的兰州市民,其中有10人称有过被坑的经历,或者觉得商品和正品有差异,但是碍于商品的金额不是很高,另外也是朋友,所以没再追究或者因追究无果而放弃维权。
“微销”多数不囤货很多卖家临时提货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一些实体店原本的微信销售号码外,其实多数做微信代销的“微商”都是没有囤货的。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就有好几位专职的微信销售代理,打开他们的微信朋友圈,这些人均称自己所出售的商品付款后立即发货,并声称均是正品,其微信内容也是天天有更新,日日有变化。
但是通过熟人关系,一位微商月儿告诉记者,其实每天发布那么多的商品她并没有库存,而是帮助网店或一些代购者发送各类货物信息。如有朋友圈的人选定了货物,她再通过网店或者代购者扫货,进而再转卖出去。所以在购物中间,她只是起到宣传转手的作用,对于货物是真是假,她并不知情,甚至有时自己都没见过该商品,只是帮忙转发图片。如果帮某网店卖一件价格为二三百元左右的商品,中间能赚到几十元的佣金,如果生意好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种销售方式仅是自己在朋友圈运行,又不必承担什么风险。当谈及在所售商品中如遇到假货怎么办?月儿却岔开了话题,避而不谈。
通过暗访记者了解到,其实这些微信销售代理多数都走这种路线,很多都没有囤货或者大批量进货的能力,很大一部分都是先发布各类图片,如果有人要货,自己再从厂家或者其他销售商跟前调货,而大多数对于自己所销售的产品质量究竟如何,其实自己心里根本都没有数,尤其是很多销售一些大牌代购的产品,更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朋友圈里刷屏代购信息
很多人坦言很烦
虽说微信代购陷阱不少,但是也有部分商家确实是借助着这一平台正儿八经的做生意,销售物美价廉的产品,为朋友圈里的朋友带来方便。
在“朋友圈”的购物流程基本是这样的:卖家在“朋友圈”里发布商品信息,“好友”看中某样产品后向卖家下单并通过支付宝或银行汇款进行支付,然后卖家再发货。因为是“熟人生意”,也有不少是直接当面交易的。
市民王女士从2013年3月起开始在“朋友圈”里做代购生意,因为做的是“熟人生意”,王女士表示自己代购的商品利润很低,通常一件化妆品只赚一二十元。“去网上买东西,就怕买到假货,而找熟人买东西就不用担心有假货,再加上我定价又低,所以卖得很快,每次只要在‘朋友圈’上一发布新品到货的消息,基本上一天之内都能被订完。”王女士告诉记者,经营了两三个月,目前微信里有近百名稳定的回头客,也通过“朋友带朋友”的宣传,现在越做越大,偶尔也会接到一些批发的单子。感觉有些忙不过来的王女士接下来准备“招兵买马”,同时把淘宝店也经营起来,把客源扩大,不只做“熟人生意”。不过,记者也发现,“朋友圈”的生意并不完全只是“熟人生意”。从事韩国服装代购的市民李小姐就是看中了微信的隐秘性,能更好地保护客源,所以将原本在微博上进行的代购生意搬到了微信平台上。尽管如此,这些微商还是要通过不断的刷屏,发布信息来推销自己的产品,而对此,很多人也坦言,朋友圈本来是朋友间获悉彼此生活状况、交流心情的平台,但是每天一打开都是成篇的产品信息,感觉朋友圈变了味道,让人感觉很烦。对此,也有人把这些总发布购物信息的朋友拉黑,不再让这些垃圾信息烦扰自己。
通过微信购买市民还需谨慎
记者了解到,资深网络达人小欣欣告诉记者,在微信营销中也有些不法分子专门主动加顾客。他们通过温情、关心等话语先与顾客进行良好的沟通,并打着专门代购、代销某品牌的名义,本身没有任何货物和进货渠道,如果有客户下订单,并汇款到卖家时,他们会立即拉黑客户。
兰州雷诺律师事务所的雷律师告诉记者,类似个人在微信销售的这种方式,对消费者而言没有任何法律保障,市民对此应提高警惕;如果消费者已将钱汇入微信卖家的银行账户后,发现卖家没有发货或者买到货物是假货,消费者就得不偿失了。因此,消费者要谨防微信销售方式渗入到更多朋友圈中,以减少上当受骗的机会。
同时,消协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很多“朋友圈”里的商品信息更丰富、交易更便捷,但一定要警惕陌生用户“打招呼”推销商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即便是朋友间的交易,也要“约法三章”,交易前要对卖家的销售信息进行核实。(记者 颜娜 实习生 何万姣)
责任编辑:孙亚楠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