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山东新闻

高校自招时间扎堆 山大自招测试首加技能考试

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潘奕轩 徐从芬 朱士娟   2015-02-28 11:19:00

关键词:

  高校自招时间扎堆 山东大学自招测试首加技能考试

  高校自招时间首次改在高考结束后进行 记者张刚摄 资料照片

  取消校长实名推荐、学校推荐,由学生自我推荐

  首次改在高 考 结 束后、出成绩之前进行

  打破以往的笔试加面试模式,分科考试更细考试内容

  27日下午5点左右,近百所高校自主招生简章陆续发布。猜了这么久,备受关注的自主招生具体变化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今年自招考试从报名方式、考试时间、考试内容上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高校自招时间首次改在高考结束后、出成绩之前进行;同时,自主招生三大 联盟“北约”、“华约”、“卓越”纷纷解体,不再在各省设联考考点;近百所高校将在6月10日到22日内完成自己的学校自主招生考试,改到高考后进行的自 招仍将面临“大撞车”。

  2014年9月,教育部公布教育改革总路线图,提出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但并没有细则。2014年12月中旬, 教育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对于改革方向和要求进行了细化,并规定了时间表,要求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需要在 2015年2月发布招生简章。2月27日,众多高校纷纷在官网上挂出了2015年自主招生的简章,截至27日晚7点,共有70多所高校公布了自招方案。

  自12年前试点高校自主招生以来,今年是首次将考试时间挪至高考后进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这样既可以有效解决影响中学教学秩 序等问题,又不推迟现行高考录取进程。但记者翻阅众多招生简章发现,各高校自主招生时间撞车的情况比往年要更加严重,大多数高校集中在6月13、14日这 两天进行自主招生考试。以山东有自主招生资格的3所高校为例,其中山东大学自招考试时间为6月13日报到,6月14日考试;中国海洋大学拟定于6月13日 -14日考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招考试报到时间为6月13日,面试时间为6月14日。省外高校考试时间“撞车”的也不少,如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考试时间均为6月14日、15日,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也在6月13日或14日进行测试。

  绝大部分高校都将自招测试时间安排在6月13日至16日,而超过九成的高校更是将时间限定在了6月13日、14日两天,也就是高考结束后的第一 个周末。之前有高中学校老师预测近百所有招生资格的高校会在两周内完成自招、平均每天会有七八所高校测试,而实际情况却要比预测要“悲观”很多,这意味着 考生再怎么赶场,最多也就只能赶上两所高校的自招测试,甚至是只能参加一所高校的自招。

  “考试时间太集中,考生需要在高考结束后,大体预估一下自己的成绩,再根据预估的成绩慎重选择通过自荐的高校,这一点需要考生和家长仔细斟 酌。”济南一热点高中相关负责人表示,考生可以向多所具备自招资格的高校提供自荐材料,提高选中几率的同时,也为高考后到底去参加哪所学校的自招做铺垫。

  高校独立录取、向社会公开评价指标体系

  自招改革新政遏制招生黑幕

  自主招生试点的初衷是,通过高校自主考试,选拔具有超长创新和实践能力或者有特殊才能、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并签订协议 的考生,高考后可以通过低于高校指定分数线以下若干分数进行录取。但令人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权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音符,某 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演变成了“拼爹游戏”。

  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于兴昌在学生择校、考试录娶调换专业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 物共计953万元,法院最终判处其无期徒刑。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招生腐败一事浮出水面,涉案金额达数亿元。在当年12月,人 大新闻中心回复称:“为进一步规范和改进自主招生工作,人大暂缓自主招生一年,文艺特长和体育特长生继续招生”。“招生办主任所处的位置,寻租的空间还是 有的。”此前,华北一所高校副校长接受采访时曾发表如此言论。

  招生黑幕屡屡爆出,以至于公众将自主招生与“走后门”、“托关系”、“暗箱操作”等画上等号。招生黑幕的滋生蔓延,使得自主招生的初衷难以实现,严重影响到了招考工作的公平、公正性,侵害到了学生的切身利益。

  “自主招生改革取消高中校长推荐、中学推荐等,全部通过自荐申请自主招生考试资格,这无疑成为遏制自招黑幕的一项举措。”相关人士指出,新的自 招政策在高考后自主招生,允许一名学生申请若干所大学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高校提出对申请者的成绩要求,独立进行录取,向社会公开 评价指标体系,这都将成为遏制招生“黑幕”的有针对性的举措。

  (记者潘奕轩 徐从芬)

  从综合素质高受宠到偏才怪才更吃香

  今年是我国试点高校自主招生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第13个年头。回望这十几年,高校从最初单独组织考试到走向联考再到重回单独考试;自主招生从青睐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到转而物色有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的偏才、怪才,正日趋走向公平、透明。

  2003年,22所“211”高校拿出5%的名额自主招生,2015年具有全国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数量上升至89所,另外还有13所高校面向本省自主招生。如今,越来越多学生卷入自主招生考试的“浪潮”,2013年录取2.5万名左右。

  最初,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为单独组织考试。2010年,以清华为首开创“五校联考”模式,一年内形成了“华约”、“北约”和“卓越”三足鼎立的格 局。有人认为联盟帮考生减了负,但也有人批评名校“捆绑”掐尖,自主招生沦为高校争抢生源大战。特别是近年来,三大联盟笔试“撞车”,考生“鱼和熊掌不可 兼得”只能“三选一”,“小高考”“掐尖”等弊端显现。2015年起,教育部要求各高校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又恢复各自单独组织考试。

  针对自招对象,十几年来也不断进行微调。2003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提出自主招生是“为了培养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机制”。 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办法(试行)》中再次明确,“自主招生主要招收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 高的考生”。2011年11月,教育部称,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潜质的考生。”“创新”和“学科特长”“综合素质 高”,一直为自主招生所强调。今年起,教育部明确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意味着以后自主招生将更加青睐偏才、怪才而非全才。 (记者朱士娟)

  校长推荐取消自招只拼自荐

  高中学校被“削权”后仍需如实提供考生在校情况

  时报2月27日讯 (记者徐从芬 潘奕轩)备受考生和家长期待的高校自主招生方案出台,之前盛传的校长实名推荐、学校推荐一并取消的传闻得到了确认,所有考生都必须通过自荐的方式获得测试资格。

  之前的高校自主招生采取校荐和自荐两种报名方式,其中自荐是学生自主申报,高中学校帮助提供证明材料,由高校审核是否有资格参加测试;而校荐则 是高校向高中学校分配一定数量的校荐名额,由高中学校推荐符合条件的考生,直接进入测试环节。而根据教育部的新政,从2015年开始,自主招生的报名和审 核流程是:由考生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自主招生试点高校 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

  从多所高校发布的自主招生方案看,学校推荐已经不在报名方式中,由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自主网上报名。今年教育部统一了自主招生网上报名平台 (http://gaokao.chsi.com. cn/zzbm/),考生所在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等第三方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推荐材料须包括推荐人简历及其了解考生过程的说明。

  不过,尽管高中学校不再有推荐资格,但学校还是需要如实提供考生在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一名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取消校荐其实就是取消了以往高校往高中学校分配名额的做法,更多的考生可以参与到自主招生中。

  山大自招测试首加技能考试

  高校自招时间扎堆 山东大学自招测试首加技能考试

  2013年3月16日,考生参加“华约”自招联盟的考试。记者张刚 摄 (资料照片)

  以往的自主招生测试,不管是“北约”、“华约”、“卓越”联盟,还是高校单独测试,方式不外乎笔试和面试两种。今年存在多年的三大招生联盟被教育部叫停,同时针对2015年自主招生考试,教育部曾要求各高校的自招测试中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从各高校公布的自招政策方案看,大部分高校都调整了测试方式,笔试科目大都缩减为了一门,考试内容也打破以往的笔试加面试“万能模式”,而有了新花样。

  翻看各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以南开大学为例,该校的笔试将结合考生的学科特长进行,在“汉语言文学”、“哲学”、“旅游学”、“历史学”等方面有 特长的考生笔试科目为语文;在“药学”、“数学”、“管理学”、“物理”学科有特长的学生笔试只考数学。而山东大学今年根据学生报考专业不同,首次实行 文、理、工科分类考试,其中,对文科类专业(英语专业除外),采取学科命题作文/论文及面试方式测试;理科类专业和英语专业,采取学科特长笔试及面试方式 测试;工科类专业采取上机方式技能测试及面试方式测试。山大自招考试内容最大的变化是工科类这一“知识”加“技能”的考试模式,改变了过去“纸上谈兵”的方式,比过去更加具体、细致,便于高校寻到适合自己学科特长的人才。

  “分科考试分得越细,意味着越能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了。像我喜欢文科,直接准备文科内容就行了。”简章一出,已有高中生欢呼,表示考试科目分得 明确,会让他在备考时更有针对性,不用眉毛胡子全抓了。但也有考生持观望态度,表示工科的“技能”对他们来说比较新鲜,“今年第一年增加工科的技能测试, 不知道会考什么样的内容,没有之前的经验可以借鉴,感觉有些没底。”济南一高中考生表示。

  此外,教育部新政对中国海洋大学的自招方案影响不大,该校今年依然实行面试选拔,涉海专业类侧重于考察考生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外语专业类侧重于考察考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记者徐从芬 潘奕轩)

  自荐让尖子生少了安全感高校工作量大为增加

  考生只剩自荐一条路,这会对考生、高中以及高校带来哪些影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自招全都是自荐,省去学校层层考试筛选了。”一高中老师说,自招名额全都纳入自荐范围,高中学校能轻松不少,对学生来说,获得参加高校自招计划的范围会扩大。

  采访中,高中老师们认为,高校不再向高中学校分配名额,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省实验中学一老师说:“毕竟学校在推荐时会设定一定的门槛,达不到 要求的考生就没有机会参加高校的测试了。”但也有老师担忧,取消了学校的集中推荐,学生自荐就像“针入大海”,尤其对于尖子生来说,自荐成功的安全感将大 大降低。

  业内人士认为,取消了中学推荐后,高校的工作量会增加,“自主申请之后,报名参加测试的考生数量肯定会增加,高校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甄别和审 核,工作量增加不少。”一名高校招生主任表示,自主招生测试的时间在6月份,这个时间是高校的毕业季、期末考试季,“届时再抽出专家和工作人员组织自招, 人手比较紧张。” (记者潘奕轩 徐从芬)

  奥赛逐步“退保” 被自招“接盘”

  通过奥赛保送上名校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条捷径,但从2011级高中生(即2014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开始,除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外,其 余奥赛获奖者都不再具有保送资格。在高校刚刚公布的新自主招生方案中,不少高校对竞赛类学生抛出了橄榄枝,甚至有高校将竞赛名次作为了报名条件。

  “奥赛加分取消,有学科特长的考生还有优势吗?”面对高考加分中取消了奥赛加分,不少家长曾对此发出疑问。27日,随着高校相继公布自招简章, 这一疑问也终于有了答案。根据最新的招生简章,中学推荐和校长推荐两种报名方式取消,考生需要凭本事自荐参加自招。报名门槛看似降低,其实不然,不同高校 设置了不同的报名门槛,对奥赛生青眼有加,高中学科奥赛获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发明类比赛获得一定奖项是各高校通行的要求。例如,获得奥赛省 级赛区一等奖几乎可以参加所有高校的自招测试,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则将门槛降到省级赛区二等奖以上就可以。

  “我还要参加奥赛,主要因为感兴趣,虽然不能保送了,但奥赛得奖对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也会有好处。”省实验中学高二学生小李告诉记者,虽然从她 这一级开始,奥赛获奖不再保送,但为增加在自主招生中成功的砝码,她仍选择报名参加奥赛。据悉,山东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报考数学类、 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药学类等理科类专业的考生,高中阶段需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取得两个学科奥林匹克竞 赛省赛区三等奖及以上奖励。有关人士分析,奥赛获奖虽然不是自荐的一个硬性条件,不过,在省级以上奥赛中获过奖的考生,自荐成功的几率将更大。

  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涵表示,原来具有保送资格的奥赛获奖者等优秀学生的选拔,将很可能由现有的自主招生制度“接盘”,奥赛成为评价学科特长的一项标准,同时兼顾其他学科成绩,这种模式将更为科学。 (记者潘奕轩 徐从芬)

  今年新增16所自主招生高校

  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布的今年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再对比往年名单,记者发现,今年自主招生高校新增16所,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林业大学3所高校面向全国招生,而贵州大学等其余13所高校只在本省投放自主招生计划。

  此外,从公示名单还可以发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等部分高校的下属学院及分校2015年将具有单独进行自主招生的资格。 (记者徐从芬 潘奕轩)

初审编辑:周传金
责任编辑:高忠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