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没过线花5万元明年上本科?揭招生骗局内幕
来源:济南日报 2014-08-28 09:30:00
记者与培训机构工作人员QQ聊天截屏。
“没过线,只要花钱就能操作上大学!”日前,一培训机构放出“豪言”,落榜考生只要花5万元明年就能上本科。现在,高考录取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整个过程阳光透明,这个敢说大话的机构到底有何来头?他们是纯粹诈骗还是真能“通天”?为弄清真相,记者以家有考生为名,揭开了这个招生骗局的内幕。
电话探虚实
交钱能上“对口本科”
8月上旬,记者以家中有个弟弟今年高考考了485分、没能过二本线、但还是想上一个本科学校为由,与该机构的招生工作人员王女士取得联系。
第一次通话交钱就能拿到“对口本科”名额
王女士:上青岛大学的对口本科可以么?
记者:对口本科是怎么回事?
王女士:今年报名,明年参加春季高考,只要过了分数线就能上“对口本科”。
记者:就只有这一种方法吗?
王女士:现在就这一种,因为别的学校都已经报完了。
记者:这个需要花钱吗?
王女士:费用是5万元。如果想上要抓紧,交了钱我们就去拿名额。昨天我已经交上了几个,如果晚了名额就拿不到了。
几天后,记者接到王女士催交报名款的电话。
第二次通话声称当天上午报名就截止
记者:必须今天上午去交钱?
王女士:必须今天上午,晚了就报不上了。青岛大学一共200多个名额,名额有限。
记者:想和您面谈可以吗?
王女士:现在没时间了,要上别的学校还可以。
记者:还有哪些学校?
王女士:黄海学院、齐鲁理工,还有南方的几个学校。
记者:没有面谈,突然打这么多钱不放心。
王女士:今天是最后一天,交不上钱就只有上别的学校了。
记者:这个时间有些紧,不行就换个学校吧。
王女士:今天不能交钱就考虑一下其他学校,别的学校还便宜一些。
网聊探口风
不告诉机构具体位置
QQ聊天中,当记者问到如何在承诺的大学内进行春季高考复习时,王女士的答复是“你去百度查一下”,并一再催促记者决定学校和专业,因为“晚了就没有名额了”,并要求记者面谈。
“你们学校在什么地方?”记者问。
“学校在高新区,凤凰路和世纪大道的交叉口,来了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你们。”王女士回答。
“不过线能退钱吗?”记者追问。
“我们只管让考生收到对口本科录取通知书,其余的则是考生自己的事。”王女士说。
当问及费用问题时,对方很警觉。她不愿在QQ上说而是以电话的形式告知记者,一次付款5万元,并会与考生及家长签订协议,并称过了报名时间再想入学将会涨钱。
面谈露马脚
不提供材料和通知书
日前,记者按照王女士的要求来到“凤凰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并拨通了其电话。在她的电话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高新区某实训基地。进入办公楼后,敞开式办公区内有十几个人正坐在电脑前工作。
落座后,王女士声称要去找领导过来和家长谈。大约过了一刻钟,领导还没有来。应“家长”要求,王女士坐下小声介绍,“我们目前只有青岛大学、齐鲁理工学院和黄海学院可选择,要办得抓紧时间。”
一位自称孙主任的女子开始介绍情况。她表示,交5万元就可以让记者获得青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要等一年后才能正式入学,期间要先学习相关专业技能,等到明年参加春季高考,过线方能被青岛大学正式录取。
“不是说青岛大学的名额截至今天中午吗?”记者问。
“我再去问问。”王女士起身去了另外一个房间询问,不久即返回答复:“还有名额,不过就剩几个了。”
“录取通知书到底是什么样的?能不能看一下?”记者问。
“能不能拿到通知书,还得看送过去的材料是否合格,需要先报考生的材料。”孙主任的警惕性很强。
“有没有学校的招生材料?”记者又问。
“看来你们对学校情况太不了解了,从网上都能查到。我们也是从网上查。”孙主任再次予以拒绝。
“你们刚才不是说拿到了一些通知书,能让我们看看吗?”记者问。
对方以手头没有为由拒绝。由于对方警惕性太高,记者一行无法进一步了解情况,只得以“回去与家人商量”为由离开。
相关学校回应——
从不委托中介招生盗用学校名义均属欺诈行为
青岛大学:从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和人员到各地承办各项招生相关事宜。凡是以青岛大学招生办公室、青岛大学华文学院名义进行的诸如独立本科、试点本科、本科预科班等招生宣传,均属欺诈行为。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对假借青岛大学名义招生的现象进行举报。
齐鲁理工学院: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齐鲁理工学院名义,私自开设网站、利用QQ群,进行非法招生宣传并非法收取建校费、指标费、名额费、操作费等费用。我院已经报案,将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此事。
主管部门回应——
严禁违规招收“预科生”或“对口本科生”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相关规定,我省严禁各高校未经批准擅自招收任何形式的“预科生”,严禁任何学校超计划进行体制外招生,严禁各高校对学生做出不符合国家政策的承诺。所有高校正式录取的学生均需经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办理录取手续并可通过网上系统查询,高校录取通知书除加盖学校公章外,还应有校长签名。考生如发现虚假宣传、违规招生等行为请及时向我院举报,举报电话:0531-86162757。
省教育厅:凡违规招收高校“预科生”或以“预科生”名义招收高中后起点中职学生的学校,省教育厅将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给予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高校,将给予减少招生计划或者依法给予停止招生的处理,同时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与此同时,省教育厅要求各民办高校开展自查自纠,重点对招生政策的执行情况、招生计划的管理情况、招生广告的发布情况、招生录取手续的办理情况、招生章程的执行情况、招生信息的公开情况、招生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情况等进行捡查,检查是否存在违规发布招生广告、进行虚假招生宣传、垄断考生生源、违背考生意愿填报志愿、雇佣招生中介、违规聘用招生人员、违规承诺招生等问题。省教育厅将加大对违规招生行为的处理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以及自查自纠开展不认真的,将依照有关规定,对高校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减少招生计划、暂停招生或者依法给予停止招生的处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视情节轻重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分。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赵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