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全力整治道路交通秩序 严查10类违法实现7大目标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徐圆   2017-08-12 09:16:00

关键词: 道路交通安全 校车 道路交通秩序 交通安全设施 超速抓拍

  半岛网8月11日消息8月1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召开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部署会。即日起青岛将开展以“治乱、治堵、治祸”为主要内容的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实现7个目标,严查10类违法。

  实现7个目标 严查10类违法

  大整治行动突出实现7个目标:突出违法行为显著减少;道路交通秩序和通行能力显著改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文明交通素质显著增强;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显著下降;停车场增建数量和停车资源显著增加;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监管能力显著加强。行动期间将完成重点路段禁止临时停车标志标线设置,道路交通指示标识更加完善,主次干道静态交通执法“电子警察”建设实现全覆盖,人行道隔离护栏、挡车柱、临街单位楼院出口和部分路口网状线以及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等满足需求;高速公路振荡线、爆闪灯、标志牌、交通诱导屏和可变限速标志等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护栏按照标准升级改造,安全防护能力增强;国省道、重点县乡道路以及农村道路平交路口以实施“五小工程”(凸面镜、爆闪灯、减速带、警示牌、道口标注桩)为基础,交通安全设施不断完善,交通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大整治行动重点整治10类突出违法行为,即:机动车乱停车、机动车乱占道、机动车乱变道、摩托车违法、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机动车路口违法行为、闯红灯及机动车逆向行驶、机动车不礼让行人及行人乱穿马路、非法载人以及主要包括酒驾、醉驾、毒驾、乱鸣笛、驾车不系安全带和打电话、货车超载,长途客车、旅游包车、校车、危化品运输车、建筑废弃物运输车等重点车辆及其违法行为。

  对营运车辆违法记录未清零或非营运车辆有多起违法行为未处理的驾驶人逐人教育,对未按要求时间处理的,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并传送市征信系统。行动期间,还将加大非法客运和货车公路超限超载整治力度,重点打击从事非法客运的专车、揽客黑车、黑校车。开展货车公路超限超载治理专项行动,打击非法改装窝点,落实“一超四罚”制度。加强建筑废弃物运输违法治理。

  积极与建设、城管、交通、环保部门对接,严格落实《青岛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办法》,督促建设部门加强对工地的监管,规范工地运输车辆使用及装载秩序,确保全市建筑工地现场内、工地出入口地面硬化,设置车辆清洗、冲刷、清扫设施。加强运输车辆密闭装置等行为监管,依法对违法行为实施处罚。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建筑废弃物运输企业道路运输经营行为监督管理,严查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交通违法行为。

  加强校车交通安全整治,依法做好校车驾驶人资格审查、审验和校车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工作,依法发放和收回校车标牌,查处和取缔非法接送学生车辆,依法查处校车交通违法行为等,并配合教育部门落实好校车安全管理职责,加强校车使用许可申请的受理、分送、审查和上报工作,掌握学生上下学和现有校车状况以及校车需求,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等。通过严厉整治非标车辆及假牌假证源头,对销售改(拼)装和不符合国家标准车辆及配件的商家开展综合治理,依法打击非法改装车辆和制造假牌假证的窝点,严格禁止非标车辆及零部件的非法生产销售及虚假宣传等行为。

  全面升级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会议指出,优化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围绕城市发展和民生需求,不断升级建设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启动二期建设项目,拓展流量监测、视频监控等设备建设范围,强化数据分析、自动调控等智能技术应用,加强交通信号、交通标志的智能化建设,强化交通诱导,加大交通违法自动抓拍力度,实施道路交通流视频监控全覆盖,深度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创新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深入推进交通秩序大整治开展。

  交警部门将积极会同城建、城管、规划等相关部门推动实施医院、商圈、学校、景区等重点区域的交通组织优化,通过完善交通设施建设、规划静态交通、调整功能区布局、拆除违法建筑、整顿“马路市场”、清理树木和广告牌遮挡交通设施等措施,优化城市重点区域交通秩序,2017年年底前,完成市南区青医附院、市北区儿童医院、齐鲁医院、抚顺路农贸市场和李沧区李村商圈等重点区域整治。

  继续实施居民小区交通“微循环”,推行“公安设计和主导、区(市)政府实施并监督、居民自治且管理”模式,下一步,交警部门将对市内三区28处居民区实施交通微循环。加强静态交通组织,加快推进智能停车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临街单位内部停车场对外开放,推广分时停车、错时停车、分类停车以及差异化的停车收费等措施,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2017年年底前完成80%的医院、旅游景点、学校等重点区域的隔离墩、挡车柱、人行道护栏、绿篱以及网状线、临时停车泊位等设施建设。以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为目标,着力优化路网布局和结构,继续实施主干道打通工程,加强人行道、车行道改造,建设行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设施,不断优化城市交通路网;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和站点,同步施划公交车专用道,大力倡导公交优先。

  会议明确,青岛将全面开展文明交通宣教行动。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行动,大力深化“警企联动、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扩大实施覆盖面,针对驾驶员不礼让行人、打手机、不系安全带、乱鸣笛、乱停车、乱变道、与行人争道抢行以及行人闯红灯、翻越护栏、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滚动开展综合治理,加大违法曝光力度,形成文明交通人人参与的强大声势,扎实做好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地区和高速公路压事故行动。以交安委为平台,督促各区市政府落实“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建设措施,确保“两站两员”(镇级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站和交通管理员;村级交通安全劝导站和交通安全协管员)机构、人员、经费和相关工作职责落实到位。

  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强力推进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交安委为平台,建立区、市两级的交通安全隐患治理专项资金保障制度,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全覆盖、零死角”的方式,提高标准、增强针对性,全面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厘清责任。按照部门职责和属地管辖原则,督促交通运输部门做好高速公路、国省道隐患治理;督促各区(市)政府做好农村县乡路、国省道平交路口及路段治理。要会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逐个路口、路段确立整改方案,按照“一路一图”标准,通过增设震荡减速带、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警示灯、反光镜、隔离设施等交通安全设施,确保2017年年底前完成全年整改任务,同时建立滚动摸排机制,实行隐患整改常态长效。

  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继续加密补充国省道道路卡口、视频监控、超速抓拍、电子警察等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加大智能交通系统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的资金保障力度。加强县乡道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确保2017年完成重点县乡道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任务的50%,2018年全部完成。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三期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进度。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监管。以市交安委为平台,督促各区(市)政府落实辖区交通运输行业交通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全面排查运输企业、客货运输场站及涉及道路运输的矿山、建筑工地等场所,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定期分析研判。督促交通、城管、教育等相

  关部门强化协作配合,抓好“两客一危”企业、专业运输企业和大型有车单位的监管,制定问题、任务、责任清单,落实客货车辆相关违法信息抄告和企业约谈制度,加强“两客一危”、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校车的动态监管。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健全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治理。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落实部门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责任,大力深化行业(系统)突出问题治理,管好自己的车、看好自己的人,规范行业(系统)道路交通安全秩序。要积极会同交通、邮政部门,针对寄递物流、送餐外卖、共享单车等新业态对城市交通秩序的影响,落实行业系统和网络平台管理责任,严格从业人员、车辆源头监管,确保新兴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信用捆绑机制,深化交通违法信息关联法人和个人征信应用,与交强险费率、行业准入等挂钩,形成守法有信、失信惩戒的长效机制。要积极合同交通部门加强公交系统建设全覆盖,补齐公交运行线路、时段缺口,消除重点区域非法客运生存空间。积极利用高校和研究机构智力资源,加强道路交通综合治理研究。

  健全完善信息化执法应用。用足现有开放共享信息资源,提高道路交通执法效能。为警车、公交车、救护车等安装行车记录仪,提供查处路面交通违法行为的证据,有效延伸执法触角,清除执法盲点。会同交通、旅游、教育等部门严格规范长途客运、旅游客运、危险品运输和校车、建筑废弃物运输车、园林绿化等车辆动态监管技术设备使用管理,完善监控数据跨部门共享和执法应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动态监管能力。

  公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大整治行动,公安部门将严厉打击妨碍执法行为,树立民警执法权威性,确保大整治行动落到实处。青岛将借鉴上海市的成功经验,制定对妨碍执法当事人处罚的指导性意见,要在取证后依法严处快处,并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建立对恶意举报民警的当事人追究制度,对反复举报民警执法不当及态度不好,且经有关警种和部门查证为不实举报的,不再重复受理。保护民警权益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全社会交通参与者尊法意识。

  通讯员 栾心龙 记者 徐圆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