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小学入学缓冲区有变化 方案7月1日前公布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7-04-22 09:29:00
4月20日,记者从市南区教体局获悉,今年市南区公办中小学招生的信息正式公布。今年市南区拟招5500名小学新生、3200名初中新生,“小升初”继续采用电脑派位或整体调拨等方式进行。今年市南区中小学入学政策保持稳定,4月29日开始网上采集小学入学新生信息,需要适龄儿童和家长注意的是,小学入学缓冲区今年有小幅度变化,具体缓冲区设置将于7月1日招生入学正式报名开始前公布。
入学前要进行网上登记
今年市南区小学入学压力依然非常大,预计招收小学新生5500人左右。市南区公办小学继续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公办小学统一报名时间为7月1日、2日(星期六、星期日)两天,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各校按学区范围对适龄入学儿童报名登记。但家长们需要注意,所有适龄入学儿童都要进行网上信息采集。
从4月29日至5月31日,市南区适龄儿童家长可登录市南区教育体育政务网(http://www.sn.qdedu.net)上的“市南区2017年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对适龄儿童的入学信息进行网上登记。家长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入学政策、学区等方面信息的查询。
6月完成摸底再定“缓冲区”
市南区为进一步缓解2017年入学压力,拟延续2014、2015、2016年设置的“入学缓冲区”。“对生源数量超出学校容纳量、即使扩班也无法全部解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部分学校,在保持学区不变的前提下,依据生源实际情况,按照就近、合理、公平、当年有效原则,科学调控、统筹安排,为部分区域家长提供相邻的学校选择就读。”市南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市南区教体局将在6月初完成生源摸底和学区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学区缓冲区,并在招生入学正式报名开始前,提前向社会公布。家长可拨打市南区教体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咨询电话88729255了解相关工作。
市南初中今年招生3200人
今年市南区初中预计招生约3200人,初中入学政策保持稳定,在招生片区内通过电脑派位或整体调拨等方式进行。其中市南区东片和西片仍继续采用整体调拨的方式,市南区中片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市南区教体局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各学校就近入学的条件、范围和招生计划。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符合相关规定的麦岛小学的毕业生可以在东片进行小升初。西片小学中,莘县路小学今年依然没有六年级毕业生。
2017年市南区小学和初中划片情况
片区 小学 片内中学
东片 嘉峪关学校、区实验小学、镇江路小学、香港路小学、宁夏路小学、宁夏路第二小学、南京路小学、新昌路小学、天山小学、福林小学、燕儿岛路第一小学、金门路小学、基隆路小学、新世纪学校、银海学校、麦岛小学(符合相关规定的毕业生)共计16所学校。 5中、51中、57中、59中。(东片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采取整体调拨入片内对应中学的办法)
中片 莱芜一路小学、德县路小学、文登路小学、太平路小学、市实验小学、大学路小学、榉园学校共计7所学校。 7中、26中、39中普通班。(中片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采取电脑派位的办法)
西片 北京路小学、莘县路小学(2017年无毕业生)、朝城路小学、定陶路小学、区第二实验小学、贵州路小学、八大峡小学共计7所学校。 24中。(西片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采取整体调拨的办法)
跨区就读 安排在非热点学校
关于跨区就读等问题,市南区教体局表示,市内三区跨区就读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年级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若需回户籍所在区就读的,由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小学和区教体局审查相关证明材料,将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及材料统一报学生户籍所在区教体局,由户籍所在区教体局安排在距其户籍、居住所在地4公里或乘公交车8站范围内有学位的非热点学校就读。
因家庭户籍、居住地变动(超过4公里或乘公交车8站)而要求跨片调拨的学生(区内相邻的两片不属于跨片范围,无法调拨),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进行初审汇总后到区教体局审批。区教体局将在距学生户籍、居住所在地4公里或乘公交车8站范围内有学位的非热点学校安排就读。
户籍属于青岛市内三区以外、外市户籍的学生要求回户籍所在地就读初中,需办理回原籍手续。学生家长需与户籍所在区教体局联系,由该地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初中学校就读。以上跨区、片及回原籍的申请表和相关材料需于5月4日(星期四)至5日(星期五)报教体局教育科审批。
责任编辑:李佳宁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