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二手车限迁青岛已有计划 卖家买家都欢迎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7-03-24 08:54:00
半岛全媒体记者 韩小伟
近日,商务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三部委就二手车限制迁入问题首次联合发函,再一次要求各地落实取消二手车限制迁入政策。3月23日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岛城已出台文件落实该政策,需要多部门协作推进。限迁政策有哪些影响?记者进行了调查。
三部委要求各地落实政策
二手车限迁政策,通俗来说是指外地的一些不满足本地新车销售所需达到的排放标准的二手车辆,不允许迁入本地。据悉,二手车限迁政策始于北京,2008年时,北京以治理环境为由,对外地迁入二手车辆设置了严格的环保门槛。此后,全国各省市纷纷效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初,中国约95%的地级市实施了二手车限迁政策,其中执行国Ⅴ排放标准的城市达18个,执行国Ⅳ排放标准的城市多达230个。
3月17日,商务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三部委就二手车限制迁入问题首次联合发函,再一次要求落实取消二手车限制迁入政策。三部委联合要求抓紧报送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情况。该函中明确表示,各地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除外)应在4月14日前将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落实情况分别报商务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对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进展缓慢的地区,三部委将提请国务院适时开展实地督查,并向社会公开各地工作进展。
2016年12月,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二手车环保达标监管工作的通知》,统一了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标准。根据要求,对于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和安全检验有效期内,并经转入地环保检验,符合转入地在用车排放标准要求的车辆,各地不得设定其他限制措施(国家明确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国家要求淘汰的车辆除外)。通俗地讲,就是当地允许跑的车,就必须允许迁入。
然而,取消限迁政策的落地情况令人意外,数据显示,去年6月,仅有贵州、四川等省份,兰州、大连、抚顺、葫芦岛等城市取消限迁。
限迁并不意味限制通行
为什么要取消限迁政策?
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政策没有实现出于环保考虑的初衷,反而制约了市场。二手车排放标准较低,被认为会给迁入地带来环境压力。然而,记者调查了解到,虽然达到国Ⅳ排放标准的车辆才能到大多数限迁城市落户,但只要通过了环保审查,并不限制该标准以下的车辆在城市里通行。3月23日记者调查了解到,这种情况在岛城也存在。
业内人士认为,限迁标准以下大量二手车只能在本市交易、过户和流通,影响了这些车的外流。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放开政策后,像济南、青岛这样的城市会成为二手车的净流出地,激励车主更换新车的进程,反而提升整座城市汽车排放标准。
然而,为何各地迟迟按兵不动?对于其中原因,业内人士认为,除了环保方面考虑,税收政策在其中也起到了某种作用。对很多城市来说,根据现行税收政策,二手车交易税收收入过少,新车交易的税收则较为庞大,另外,二手车交易量增长可能影响新车销售。
岛城已出台相关落地文件
23日记者采访获悉,目前二手车如果想迁入青岛,需要满足国Ⅳ标准,也就是说,2008年以前生产的外地机动车很难进入青岛市场。在相关部门连续出台新政后,岛城这条政策会有怎样的调整?
23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多名相关人士,据介绍,目前青岛已经出台了关于二手车流通市场发展的相关文件,其中就有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相关工作部署。“这项工作需要多部门合作,共同完成。”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说法 买家选择多 卖家利润薄
23日下午,记者来到萍乡路陆海汽车交易市场,看到不少市民正在这里选购汽车。据萍乡路陆海汽车交易市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售的汽车大多是近几年的车型,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国Ⅳ以下排放标准。
“政策放开,我们的货源肯定会多一些。”商户李先生告诉记者,对于非市区的一些居民,购买一辆车况良好、稍微老一点的二手车,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李先生坦言,因为这部分车价格低,在岛城销售利润也较低,对于商户来说吸引力不会太大,“但肯定会有很多卖到外地去,也会对周边县市的二手车市场产生影响。”
据了解,2016年,青岛二手车流通实现较快发展。据监测,全市交易二手车16.5万辆,实现交易额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8.2%。19家二手车交易市场中年交易量达到1万辆的有6家,达到5000辆的有13家,交易量、交易额和单一市场交易情况均好于往年。今年,将全面落实二手车便利交易政策,调整优化现有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全市二手车公共信息和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二手车交易登记便利化。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