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二中国际校区9月开学 "公办+民办"全省首家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7-02-16 08:55:00
半岛全媒体记者 魏海洋 实习生 陈晓蕾
2月15日,记者从青岛二中采访获悉,青岛二中将创办国内首家以国际研究素养培养为主的国际教育实践基地。这也是青岛公办高中首次突破校内国际班的形式,通过“公办+民办”“中西课程结合”的形式办国际校区。青岛二中国际校区位于蓝色硅谷,预计将于今年9月新学期面向青岛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二学生招生。
青岛二中国际校区效果图。
国际校区落户蓝色硅谷
前不久,市教育局下发了《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出青岛教育将融入国外教育的优势和精髓,为青岛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国际教育方面,青岛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很大。每年出国留学的青岛学生和对国际教育有需求的学生都很多。”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说,青岛二中开辟了公办高中新的国际教育模式,将集中进行国际教育。
“青岛二中国际校区是国内首个将纯正的美国教育、中国情怀教育和国际研究素养教育有效融合而建设的一所高标准国际学校。”孙先亮说,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情怀、勇于探索、终身发展”的未来公民。
据了解,青岛二中国际校区位于中国唯一海洋高科技新城——蓝色硅谷(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莱青路17号),毗邻14家国字号科研机构、16所高校、12个国家重大科技平台项目基地。蓝色硅谷云集各类世界级科研机构及专家,是青岛市重点打造的世界一流的海洋创新高地和滨海生态新城。
青岛二中国际校区阅读区域效果图。
今年9月份将首次招生
“国际校区将于今年9月份新学期正式开学纳生,首次将面向岛城初三毕业生招收60人。”青岛二中国际校区校长赵霞告诉记者,除了面向初三毕业生,还将面向高二学生招生,但主要是针对青岛二中的学生。
据了解,该校区拥有35000平方米独立校园,建设注重中美文化传承,绿色环保,为学生提供健康、安全、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央空调系统及24小时安保系统覆盖学校所有区域,同时配备高标准的教学设施、室内体育馆、室外篮球场和足球场。学生宿舍均为双人间,配有独立卫浴并保障24小时热水供应,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赵霞说,新校区将通过众多选修项目的开设,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打造学生在各个专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学生步入世界名校深造的目的。据孙先亮透露,国际校区引入美国中学原版课程和课程管理体系,合格学生可直接获得与美国本土学生同等效力的毕业证书,并可凭在校成绩以及国际标准化考试成绩直接获得海外大学的录取。
“公办+民办”为全省首家
据悉,青岛二中国际校区的绝大多数任课老师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专业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负责指导学生R&D(研发)项目的专家团队均为海外著名大学教授及国内外科研机构学者。学校实行学术导师制,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专业专家,美国国家实验室化学、生物专业专家,布朗大学金融专业专家,佐治亚理工大学工程专业专家等数十位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由这些各领域内的顶尖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
其实,纵观青岛公办高中,有不少已经有校内的国际班,但随着政策收紧,公办高中校内办国际班的情况将逐渐改变。“我们也在省内公办高中中突破体制机制的限制,首次采用‘公办+民办’的形式创办了新型国际学校。”孙先亮说,此次二中是与青岛盟诺国际学校合作进行国际化办学创新。
与很多民办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不同的是,青岛二中国际校区的课程也进行了改良,融入“中西合璧”元素。
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青岛二中此次采取“公办+民办”以及课程“中西合璧”的形式创办国际校区,为岛城众多公办高中的国际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创新的办学形式相比,学生和家长更为关注学校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有何独特的教育理念。
赵霞表示,青岛盟诺国际学校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情怀、勇于探索、终身发展的未来公民”作为育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国际研究素养课程中,学校开设了经济商务类,自然科学类,计算机技术类、工程设计类和艺术设计类五个专业方向的R&D(研发)项目,帮助学生激发探索精神,培养研发能力,在专业方向取得显著的成长。
赵霞说,进入青岛二中国际校区学习的学生面向的是出国留学。而在如何打造与国外教育完美衔接上,青岛二中国际校区的教学过程受美国国家独立学校西南教育联盟(ISAS)质量监管和资质认可,教学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标准。
■链接
26日将解读招生政策
据了解,青岛盟诺国际学校新闻发布会暨青岛二中国际课程教学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将于2月26日9:00在海尔洲际酒店(澳门路98号)三楼海洋厅隆重举行。活动当天还将举办“国际理解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论坛。重量级嘉宾将就二中国际校区招生政策进行现场解读。对国际教育感兴趣的初高中家长可以预约参加,或登录网站menaulchina.org了解相关信息。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