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即墨制蜡人坚守手工做蜡40余年 一冬能造80吨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李春燕   2017-01-09 08:57:00

关键词: 富贵满堂;蜡烛村;庄村;麦收

  

  按照分工不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文/图 半岛记者 李春燕

  在胶东农村地区,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对印着烫金大字的大红蜡烛,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即墨市段泊岚镇西大于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蜡烛村”,每年进了10月份,制蜡艺人王际昌便开始忙碌起来,到春节前三四个月的时间里,能手工做出80余吨蜡烛。

  制作一支蜡烛要十余道工序

  1月7日,记者来到即墨市段泊岚镇西大于庄村,刚走进制蜡艺人王际昌的作坊,就闻到一股清新的香气,十几个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记者看到,这些对蜡上印着“家业兴隆,富贵满堂”、“财源茂盛,人寿年丰”等烫金字体的祝福对联,看起来非常喜庆。

  据悉,一只蜡烛大约要经过化蜡、加色、塑形、冷却、烫金或滚膜、包装等10余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每道工序都至关重要,否则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化蜡是第一步,温度必须掌握好,因为做蜡烛用的石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要非常谨慎。”从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学手艺,52岁的王际昌已经做了近40年蜡烛,对于制作工艺早已了然于心,他介绍道,加色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要掌握好适宜的色度,精确控制石蜡和染料的比例,没有别的方法,全靠几十年制蜡经验的积累。

  记者了解到,制作好一根蜡烛,根据大小需要40分钟到2个小时不等,一天可以生产一吨蜡烛。从2016年10月份,他们就开始制蜡,一直忙到小年,三四个月大约可以制作80多吨大红春节对蜡,产品远销临沂、济南、潍坊等省内地区。

  “全村只有俺家还在做蜡烛”

  “在上世纪80年代最红火的时候,我们村有26家村民都做蜡烛,而随着电灯等照明设备的普及,现在只有我们一家在做了。”提起村庄的制蜡历史,王际昌不由得一阵感慨。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们还做照明蜡烛。每年出了正月就开始干活,一直忙到麦收,接着再从8月份干到年底。有一年他们家光是纳税就有3万多元,在那个年代,这笔钱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谓是一笔“天文数字”,由此也见证了“蜡烛村”曾经的辉煌历史。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1988年之后,村里大部分制蜡手艺人都放弃了这项老手艺。

  老手艺期待发扬光大

  “每天凌晨3点准时起来化蜡,一次是两锅600斤,需要2个多小时,化好以后工人来上班就可以直接干活了。”王际昌并没有抱怨制蜡的辛苦,然而市场需求的变化却让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他们一家三口都在做蜡烛,一吨蜡烛的利润大约在1000元左右,三四个月大概有七八万元收入,再去掉人工、水电等成本费用,细算还不如上班合算。最惨的是曾经有一年只卖了20吨蜡烛,收入不到5000元,残酷的现实曾让王际昌打起了退堂鼓,准备转行,然而他父亲却希望他将这份老手艺传承下去。为了父亲的遗愿,也为了内心深处那份割舍不下的蜡烛情怀,王际昌咬牙坚持了下来。现在他的蜡烛年销量一年比一年好。“老手艺绝不能丢,下一步我打算将传统红蜡创新一下,制作香薰工艺蜡烛,将蜡烛的制作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