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创新年会举行 打造青岛高端智库集群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6-12-27 09:31:00
市北区城市治理大数据热力图。(局部)
文/图 半岛记者 李峰 报道
半岛都市报12月26日讯 记者26日了解到,由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城市治理(青岛)创新年会”将于12月27~28日在青岛举行。
据悉,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新型智慧城市与城市治理”,会上将宣布打造青岛高端智库集群。该智库集群以北京大学(青岛)城市治理研究院为核心,吸引一批拥有国内外知名高端智库和研究机构,组建一个立足市北、服务青岛、辐射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集群,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和标准化建设,为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智力支持。会上还将为北京大学(青岛)城市治理研究院、青岛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实验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信息模拟与决策分析研究中心、智慧水务创新研究中心、青岛城市建筑云(QD-CIM)大数据平台研发中心、青岛城市信息模型(CIM)创新应用工程产业园、北京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协同创新基地等七个平台揭牌,同时举行城市信息产业园入园企业签约仪式,青岛中欧城市设计与管理学院有限公司、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智慧社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岛建设智能化协会等20个项目集中签约。
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峰会邀请了国内城市治理重量级专家学者,将围绕相关城市治理主题进行演讲,对相关研究新理念、新模式进行探讨,发出“青岛声音”,推动制定城市治理领域“青岛标准”建设。同时,一批社会治理领域的智库平台和产业项目将集中在青岛落地,力争将青岛打造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区,城市治理创新的示范区。
市北经验:全区大数据互通共享
市北区作为青岛的老城区,人口密度大,棚户区改造任务重,低保、老龄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数量多,城市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同时在政府部门间也客观存在着职能交叉、职责不清、信息不畅等问题,如何在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精确掌握群众关切、破解老城区城市治理难题,成为建设宜居幸福主城中心区的重要一环。
2015年以来,市北区积极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通过引进智库群、构筑人才高地,为城市发展把脉定向;通过大数据分析整理、应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理念,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实行人员力量下沉,助推行政体制改革,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了“区域管理网格化、全区统筹信息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精准化”。
运用移动GIS、三维地理信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市北已构建了全区统筹的城市治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中,“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是信息采集的两种途径,以此实现对全区各类信息的采集汇总。“主动发现”是指巡治员每天对网格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后通过手持移动终端上报指挥平台,并对处置情况进行核查反馈,形成完整工作流程。“被动发现”是指由市民、社会团体组织通过政务热线、网络舆情、“在市北”APP、微信平台反映的信息。
收集信息的同时,市北区建立起了督查考核机制,对上报平台的信息案件,明确办理流程和处置时限;设置系统跟踪办理进度,对正常办结、即将到期和超出办理时限的案件分别用绿、黄、红三色提示,进行提醒、催办、督办和问效,办理效率和质量纳入量化考核。
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辖区里的各项指数都能很直观地反映到指挥中心电子荧幕上,为快速解决问题和研究分析对策提供依据。目前,市北区已整合全区72类38万多条城管数据、7大类247条公共安全数据,以聚合图、热力图的方式直观展现。全区人口、企业、建筑物、危险源、城市管理、九小场所、重点企业、棚户区、应急资源及监控摄像头等各类信息,实现了互通共享。
今年8月,市北区城市治理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暨“在市北”APP、“市北城市治理”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区域管理网格化步入快车道。在城市治理推进工作中,市北以社区为单位将全区划分135个责任网格、1064个单元网格,将124个区域相对集中、面积较大的厂区、园区等划分为拓展网格。同时,积极探索街道扁平化管理,落实机关干部下沉网格。
随着市北区城市治理指挥中心的成立,现在市北区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公安110指挥中心、政务热线等多部门已开始联合办公,设立了综合值班平台,让老百姓们遇到问题,找到一家就解决。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