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号考察船带着大量深海样品中秋返青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6-09-17 10:47:00
电视抓斗获取热液区生物和岩石样品。(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供图)
半岛记者 徐杰
15日晚7时许,“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顺利抵达青岛薛家岛码头,历时29天航行2800海里,圆满完成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本次探究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的目的,科研人员也及时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庆祝中秋佳节。据介绍,科研人员带回了从冲绳海槽热液区、南海冷泉区1200米至2000米深的海底,获取的海底海水、热液和冷泉喷口流体、沉积物、岩石、生物等大量样品。这些样品将对研究热液区和冷泉区两种生态系统怎样演化、生物是如何生存的,如何影响周围的海洋环境,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有没有影响等项目有重大意义。
历时29天探索深海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之一,今年8月中旬,“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承担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先导专项,从薛家岛码头起航,目的是进行“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此次“科学”号考察任务分两个阶段,前半段在冲绳海槽热液区,后半段在中国南海冷泉区。经过29天的航程,9月15日晚7时许,“科学”号航行2800海里后顺利抵达青岛薛家岛码头,圆满完成本航次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任务。
“科学”号本航次搭载了35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科考船上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张鑫告诉记者,深海极端环境包括热液区和冷泉区,“热液其实就是高温高压强酸的流体从地底喷出,就像一个黑烟囱一样,在周围形成一个不需要光的生命区域。”张鑫介绍,而在冷泉区域,海底的可燃冰分解后像一个气烟囱一样冒出来,也形成特殊的生态系统。“我们此次的工作就是要研究这两种生态系统是怎么演化的,这些生物是怎么生存的,如何影响周围的海洋环境,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有没有影响等。”张鑫说。
保数据准确,实验室搬到海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次科考行程的亮点之一就是搭载了众多青岛自主研发的“科考神器”。比如4500米级“发现”号深海ROV机器人、深海激光拉曼光谱探测系统RiP、6000米深海沉积物夯击取样系统、深海热流探针、原位海水过滤系统、电视抓斗等,这些设备极大保障了科考行动的效率和精准度。
另外一大亮点就是采用了“原位探测”方法,科考过程中不是将样品从海底取上来,而是直接在海底进行实验,“热液区的流体温度高达400多摄氏度,如果将样品取上船再做分析研究,变化的温度和压力将导致海底生命的死亡,因此我们把实验室搬到海底进行实验,这样能最大程度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张鑫说。
获取两作业区大量样品
科研人员介绍,在冲绳海槽热液区及南海冷泉区这两个科研区域,“科学”号对靶定热液喷口、冷泉喷口开展了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综合观测和取样,同时对喷口附近的多样性特点、生态系统基本结构特征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调查与研究。而利用水下机器人ROV搭载的拉曼光谱仪等科研设备,“科学”号在本航次靶定的两大作业区海底1200米至2000米深的热液喷口、冷泉喷口,获取了海底海水、热液和冷泉喷口流体、沉积物、岩石、生物等大量样品,掌握了大量的化学数据及参数,并利用搭载的深海保压采样系统,在南海冷泉区1200米水深的海底获取了大量原位合成的可燃冰样品和冷泉喷口流体样品,对于该研究海区的生态系统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科学”号本航次还获得了西伯加虫、阿尔文虫、多鳞虫、阿尔文虾、浅铠虾等至少二十余个种类的深海生物样品。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责任编辑:孙亚楠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