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外来娃在青岛上学享受同等待遇 老家人都羡慕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臧旭平   2016-01-30 07:38:00

关键词: 舞蹈社团 教育公平 雅琪 公办学校 外来务工人员

   “报名的时候我们就看好这所学校,新学校条件好,没想到我们家闺女运气很好,真分到这所学校来了。”孙磊磊说,孩子入学是家里的头等大事,看到学校发榜之后,“我感觉那段时间做梦都能笑醒。”孙磊磊的女儿王雅琪作为一名外来娃,不仅在青岛上了学,还幸运地进了李沧区的青岛文正小学,并且是该校2014年启用后的第一批学生。现在,像王雅琪一样的外来娃多达14.5万,他们和本地学生享受同等教育待遇。

   写给五年后的自己:

   王雅琪:希望我下学期能选上学校的烘焙社团,我要亲手烤蛋糕和饼干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在餐馆打工,每天早晨5点就出门,我还没起床;晚上9点多他回来时我已经睡觉了。我希望爸爸不要那么辛苦,找一份轻松的工作,这样他就能多陪我玩了。

   雅琪妈妈:5年后雅琪就该上初中了,上一年级时候我们很幸运地进了青岛文正小学,希望这种幸运能保持下去,在小升初的时候派到青岛63中,为她将来上高中、考大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孩子特别喜欢学校礼堂

   沿着黑龙江南路自南向北走,在中崂路路口向右拐200米,就能看到文正小学崭新的校舍。因为学生已经放假,校园里空空荡荡,校门口正对着的是学校的小礼堂,王雅琪和妈妈早早在这里等着。“她特别喜欢这个小礼堂,因为学校经常在这里搞活动。”孙磊磊说。听到妈妈猜到了自己的心思,胖乎乎的小雅琪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王雅琪的父母都是厨师,两人十多年前就来青岛打工,在青岛相识、结婚,小雅琪也在青岛长大,到了上学的年纪,夫妻俩很自然就想让女儿在青岛上学。“身边有很多朋友的孩子都顺利在青岛上学了,感觉青岛并没有对我们外地人孩子上学设高门槛。当时真没敢想,就觉得在青岛能有学上就知足了,没想到还真分到这所学校来了。”孙磊磊说。

   更让孙磊磊没想到的是,文正小学启用后变成了李沧区实验小学文正校区,“实验小学是李沧区最好的小学,文正校区不少老师都来自实验小学。”

   外来娃跟本地娃享同等待遇

   文正小学目前有585名学生,其中像小雅琪一样非青岛户籍的外来娃就有400多人,占到了总人数的近七成。王雅琪所在的2年级二班有45人,外来娃占到了近80%。

   班主任刘老师告诉记者,班上学生远的有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的,也有不少省内的,“他们都很努力,知道爸爸妈妈离家在青岛打拼比较辛苦。”刘老师说,在学校里老师们从来不分本地孩子和外地孩子,所有的孩子都享受一样的待遇,包括义务教育全免费、区里免费给学生配发校服等等。

   为照顾孩子上学,作为面点师的孙磊磊在女儿升入二年级的时候换了一份工作,“当时正好赶上学校食堂招人,我就来了。”孙磊磊说,在学校食堂工作比之前在饭店工作收入稍低一点,但为了能陪孩子一起上学、放学,她还是选择了学校食堂。繁忙工作之余,孙磊磊也在观察学校、老师和孩子,“老师们对孩子都一样,在校园里根本看不出哪个是本地孩子,哪个是外来娃。”

   在青岛上学村里人都羡慕

   从小在青岛长大的小雅琪已经不适应老家的生活,孙磊磊说,回家后小雅琪跟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也玩不到一起,诉苦说:“她们都说家乡话,太快了,我听不懂。”让孙磊磊骄傲的是,尽管女儿性格内向,但回了老家,她有明显的优越感,“她的表达、反应能力都比村里同龄孩子要好一些。”孙磊磊说,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挺羡慕他们的,也有想带着孩子来青岛打工的。

   青岛的小学,一年级就有了英语课,但在小雅琪老家小学生从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不仅英语课让老家人很羡慕,小雅琪学校里各种社团更是老家亲戚不敢想的,“一年级的时候我学的是跆拳道,是爸爸让我学的。”小雅琪说,学了一段时间她自己不太喜欢,二年级上学期她又选了舞蹈社团,“下学期我想选烘焙社团。”小雅琪说,烘焙社团是学校里最火的社团了,“我只是参观过,吃过哥哥姐姐们烤的饼干、蛋糕和月饼。”小雅琪说,希望自己也能报上名。

   再过三天,在一家餐馆打工的爸爸就能放假了,一家三口就要回老家过年了。除了给父母、亲戚准备礼物外,孙磊磊还将一件崭新的棉袄找了出来,“家里小孩冬天都要穿棉袄,她奶奶担心雅琪在教室里也会冷,还特意给做了一件新棉袄寄了过来。”孙磊磊笑着说,教室里有暖气,奶奶做的棉袄根本用不上,过年捎回去给亲戚家孩子穿吧……

   李沧区接收外来娃最多从2004年开始,我市在全省率先取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借读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免费入学。2014年,市教育局再次发布新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管理办法,强调以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保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良好教育,为外来娃的教育再添一道保障。外来娃不仅可以读小学,还可以与本地孩子一样升入初中和高中。

   据市教育局统计,目前在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里共安置14.5万名新市民子女入学,这一数字是2006年的2.3倍。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最多的李沧区,2014年外来娃人数已经占一年级新生总数的51.2%,外来务工子女首次超过了本地户籍学生,在部分学校外来娃人数已经占到学校总人数的90%以上。外来娃越来越多,市教育局、各区市教体局和学校也都针对外来娃采取了个性化的教育,比如李沧区在全区学校开设多彩课程,针对外来娃家庭无力承担孩子学特长的学费,学校开设特长课程,由政府来买单;市北无棣四路小学针对外来娃实施了“悦纳”教育,“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没有报过特长班和辅导班,我们就在学校给孩子们提供了英语口语角、书法社、武术社、诗朗诵社等各种社团,参加特长培训不用花一分钱,让他们多才多艺,不会产生自卑感。”校长马燕说。

   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程度青岛排第一

   今年1月份,教育部课题组发布了《2015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与比较研究报告》,报告评价标准包括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这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教育公平推进指数、教育普及发展指数、教育质量要素指数、教育条件保障指数。

   其中教育公平推进指数反映了城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部协调性和入学机会、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由5个二级指标构成。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排名第二。其中,市域内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程度继续保持排名第一;市域内义务教育县际均衡程度排名第二,提升6个位次;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保持排名第四;学生资助水平排名第七,提升2个位次。(记者 臧旭平)

初审编辑:于潇潇
责任编辑:赵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