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高考"弃考族":有人上高职有人要留学(图)

来源:大众网-城市信报   作者:孙祥辉   2015-06-09 06:32:00

关键词: 青岛39中 高职 半岛网 青岛三中 弃考族

     

  6月7日开考之后,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市招办指挥中心的监控屏幕上,能清楚地看到不少考点的考场内,都存在缺考的现象,其中一个考场安排了15个考位但却只有4名考生到场考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岛城的弃考族已经成为每年高考中的一个“常客”。而这背后,折射出的则是“高考不再是独木桥”的现状。

  1 各种原因,不少考场有弃考现象

  6月7日上午,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在市招办的高考指挥中心,这里的监控屏幕上正在滚动播放着全市30个考点、1290个考场的现场情况。记者注意到,其中不少考场上存在着缺考的现象 。一中 、二中以及九中考点的考场内,尽管已经过了开考时间,但还是有一到两个空着的座位。而在青岛三中考点的一个考场内,记者注意到,一共安排了15个考位,但是只有4位考生到场考试。据招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考场是尾号考场,所以本来考生安排就不多,而且这个考场主要是体育理科考生,其中不少考生都已经对升学有所安排,所以会有考生选择了弃考。而在其他一些考点的考场内同样存在弃考的现象,这也并不稀奇。“往年像这些学校都有提前申请国外大学的,这些学生虽然报了名,但是最后也有不少考生选择弃考,所以,这种高中里存在弃考的现象也并不稀奇。”

  早在去年,从年纪上来说本应该参加2015年高考的岛城女孩刘佳玥就已经基本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大学去向。因为她读的是国际学校,和国内的高考制度不同,她的大学早就已经申请完毕,而且她收到了来自七所国际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其中不乏英国的巴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以及美国的康州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而在国内高考启动之前,她就已经确定了自己要选择的国际高校。而据了解,青岛的热点高中每年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人数大概在四五百人,他们也构成了这些弃考一族的主力。

  2 岛城普高国际班逐渐扩容

  刘佳玥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完全采用西方教育模式教学的国际高中 ,它的学制、教材,甚至老师都是清一色的“洋教师”,毕业后就可直接申请国外大学。虽然在这所国际高中每年仅学费和食宿费总和就达到15万元,但是却阻挡不了来自全国各地考生的脚步。学校第一年招生,有100多人报,第二年的招生就达到了300多人。对这些同学来说,因为国际高中的课程体系完全不同,他们基本上就已经放弃国内的高考,而是将目标直接瞄准了国外的高校。

  而除了这种直接瞄准“洋高考”的国际高中之外,岛城不少的公办高中的国际班也加入这个阵营。2015年中考,青岛公办民办高中准备的国际班大宴特别丰盛。据了解,全市13所市教育局局属公办普通高中里,其中就有6所设有国际班,占了近一半。除青岛6中中意班,青岛9中日语班、中加班、中美班,青岛16中中澳班,青岛19中中美班外,今年又有两所学校加入这个“大家庭”,其中青岛58中新增一个北美国际课程班,青岛66中也增加了一个中俄班。除了公办高中国际班外,格兰德中学、启明星中学、青大附中 、海山学校、白珊学校、墨尔文中学和银河学校等7所民办学校也都开设高中国际班。此外,青岛5所外迁高中,也就是青岛6中(青岛美术学校)、青岛9中(青岛外国语学校)、青岛15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19中和青岛39中,新校区也都预设了国际部,也是瞄准了考生对于出国留学的需求。

  3 特色化发展是出路,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据了解,开始时选择出国留学是许多成绩不好、无力考取国内高校的考生,而近几年来,成绩优异而选择出国留学的考生越来越多,这样的现象再加上屡屡出现见诸报端的“史上最难就业季”这样的标题,或许也能让我们思考这后面的深层次原因。

  实际上,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高考早已经不再是几年前的那种“独木桥”。从今年的数据来看,今年山东省参加高职单独招生工作的院校有42所,录取考生数为45252人。这批考生就已经避过了夏季高考的“厮杀”,直接可以升入自己心仪的高职学校。此外,今年山东省2015年春季高考知识考试于5月9日至10日举行,全省报名人数为98434人,也比去年高出许多。升学选择的多样化和家长的日趋理性已经让高考这座独木桥没那么诱人。

  对于近两年愈演愈烈的弃考现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面对弃考,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必须反思。“当然,反思的思路,不是高考独尊,强调高考的权威性,而是应该努力推进教育多元发展和创造多元成才渠道。如果教育多元发展,每所大学都按自身的定位,办出个性和特色,那么,大家就不会有所谓的‘名校情节’,也不会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就去选择‘洋高考’。”熊丙奇表示。

  “而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这需要我国教育部门取消一系列教育歧视性政策,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各类学校平等发展。而如果成才模式多元,高中毕业不参加高考,而是直接工作,也得到社会认可,且今后的人生发展空间不受局限,不会因没有大学学历而被另眼相看,也不会因为先工作再高考进入一般院校而受‘第一学历’歧视,放弃高考直接工作之路,也就不会令人担忧,这需要我国打破‘唯学历论’,建立全新的人才评价体系,并消除就业中的歧视。当教育多元发展、成才模式多元,高考弃考就会变得很正常,整个社会的高考焦虑也就得到缓解。这应是我国教育发展努力追求的目标。”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孙祥辉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王泯苏]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