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能源车船税减半 青岛六成私家车受惠
来源:青岛晚报 2015-05-20 07:48:00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船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自5月7日起,我国将对使用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此外,对节约能源车船也将减半征收车船税。据估计,我市有约六成的私家车将受惠这一新政策。
新能源车免征车船税
减半征收车船税的节约能源车船应符合相应标准。免征车船税的使用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商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商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不属于车船税征税范围,对其不征车船税。免征车船税的使用新能源船舶的标准将另行制定。
根据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不定期联合发布《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对符合标准的节约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以及使用新能源汽车予以公告。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经销商(以下简称企业),生产或进口符合上述标准的汽车的,可自愿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将其产品列入《目录》的书面申请。
通知还明确,在通知发布后,列入《目录》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自《目录》公告之日起,按《目录》和通知相关规定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
在《目录》公告后取得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属于第一批、第二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辆减免车船税的车型目录》,但未列入《目录》的,不得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在《目录》公告前,已取得的列入第一批、第二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辆减免车船税的车型目录》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不论是否转让,可继续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
根据通知,排量在1.6L及以下的部分乘用车实行车船税减半。小排量汽车经济实惠的特点使其购买率远高于大排量汽车,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小排量汽车占全市汽车保有量的60%左右。
半数以上市民将受益
《通知》明确规定,节约能源乘用车只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可享受车船税减半优惠:获得在中国境内销售许可的排量在1.6L及以下的燃用汽油、柴油乘用车(含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双燃料乘用车),车型应符合乘用车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相关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
根据此前车船税征税标准,排量在1.0L(含)及以下的乘用车每辆年征税240元,排量在1.0L以上至1.6L (含)的乘用车征税标准为每年360元。优惠政策实行后,符合标准的节约能源车车主每年可节省120元至180元的车船税。
“除非买车的市民瞄准的是豪华型轿车,大部分市民还是比较青睐小排量汽车,毕竟油耗小、经济实惠。 ”崂山区一家4S店的销售总监朱先生告诉记者,1.6L以下的小排量轿车是市民购车的主力车型,对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年轻家庭来说,油耗小的小排量汽车更受青睐。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不同品牌的汽车4S店,以汽车排量标准来区分,小排量汽车年均销量约占60%。 “从小排量汽车的高保有量来看,大部分市民将享受优惠。 ”
减免政策对车市无影响
车船税的减免对车市有无影响?最近有购车打算的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购车时并不会过多考虑车船税减半的优惠政策。一些意向选择购买小排量汽车的市民表示,购买小排量汽车是考虑到较小的油耗和相对便宜的市场价格。
记者注意到,按照目前的车船税征收标准,大排量汽车的征税额度远高于小排量汽车,排量在3.0L至4.0L的乘用车,每年车船税费为3000元。排量在4.0L以上的乘用车,车船税为4500元。
“减免额度相对购车款和养车花费微乎其微,所以这更多是一个方向性政策,节能车型和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业内人士程先生告诉记者,不排除国家未来出台进一步政策,促进节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乘用车7档缴税及优惠标准
税目 应缴税额 优惠缴税额
排量低于(含)1.0升 240元 120元
1.0升以上至1.6升(含) 360元 180元
1.6升以上至2.0升(含) 420元 420元
2.0升以上至2.5升(含) 900元 900元
2.5升以上至3.0升(含) 1800元 1800元
3.0升以上至4.0升(含) 3000元 3000元
4.0升以上 4500元 4500元
■纯电动商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商用车免征车船税■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不属于车船税征税范围,不征车船税(记者 王伟)
原标题:新能源车船免征车船税节约能源车船减半征收
责任编辑:赵晓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