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市南200名社工到岗 大多数年龄在30岁以下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郝园园   2014-06-20 07:26:00

关键词: 市南区;社工;社区工作者;80后

  “此前召开座谈会的时候,就有很多社区负责人提出社区人员不足,年龄偏大等情况 ,希望能够给社区增派人手,这次 200名本科以上学历社工到位,给社区增添了年轻力量 。”6月 18日,市南区招聘的200名社区工作者经过5天的培训,已经到各个社区开始正式工作。记者采访得知,此前市南区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47.29岁,40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85% ,而新招聘的人员大多是“80后”和“90后”,其中硕士生占比16%。据介绍,这些社工在合同期限内,实行优胜劣汰制。

  为社区工作注入年轻元素

  “我们社区之前实际在岗人员4人,平均年龄在 40岁以上。”香港中路街道香港中路社区居委会书记兼主任孟范香坦言,以往社区工作事情繁多,从各级下达的任务量多达200余项,有很多的事项都需要入户走访 ,有时候还需要每天上网进行数据的处理。“尤其是我们管辖范围内各种企业比较多,光是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就有2000多户,在做经济普查的时候格外费力 。”孟范香说,再就是创城入户的时候,几乎是全员加班每天都很忙碌。

  “我们辖区居住的人群年轻化,我们特别需要年轻人来充实我们社区力量 。”孟范香告诉记者 ,这番话她在市南区群众路线教育座谈会上也提到过。而正是因为诸多像她这样的“小巷总理”建言,市南区决定在全市招聘200名社区工作者,来充实社区力量 。“招聘的时候就要求学历在本科以上,年龄在35岁以下,自从招聘开始启动,我们就盼着这些新人早点上岗。”孟范香说,他们社区增加了两名年轻人,她觉得特别高兴。

  “从最后招聘的情况来看,工作人员的年龄大多数在 30岁以下,以‘80后’和‘90后’为主。”市南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许洁先告诉记者 ,青岛市提出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下沉,试点工作就在市南区展开,这就给社区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此前,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47.29岁,40岁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85%以上,年轻力量相对薄弱。”

  工作分配采取就近原则

  今年30岁的刘晓靖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由于毕业时母亲正好摔断腿,家中还有卧病在床的爷爷需要照料,她就一直在家照顾老人。“后来我就结婚生子,在家照顾孩子,一直没有工作。”刘晓靖告诉记者 ,毕业3年都没有接触社会,她觉得社区工作还是很适合她的。“我父亲目前从事的也是社区公益性工作。”

  对于刘晓靖来说,社区工作是陌生的。“前段时间看到中山路街道一位三支一扶大学生商鹏救人的事情,我也侧面了解了社区工作的内容。”她说,在社区工作会接触到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商鹏在从事社区工作的时候也将自己的英语专业优势发挥出来,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当记者询问作为一名硕士到社区工作是否会觉得屈才时,她坦言,博士也未必会比社区主任在管理社区方面做得好。“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我觉得在社区工作可以帮助到很多人。”采访中,记者得知,市南区专门对这200名社区工作者进行了培训。“主要包括市南区的区情、市南区经济状况 、民政工作、安全生产、信访等各方面的情况 。”刘晓靖说,前两天她来社区熟悉情况 ,18日开始她就进入了正式的工作。“我主要负责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的工作,利用网格化管理系统,对平时的检查信息进行维护。”

  据介绍,为了让社区工作者离家近点,在分配时采取就近原则。“我就住在徐州路,离这边很近。”

  实行优胜劣汰制每年考核

  在香港中路社区居委会,记者看到28岁的周慧英正在忙着接收文件。周慧英2013年从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当她看到社区工作者的招聘信息之后,就赶紧报名参加考试。“我老家是即墨的,我的父母很支持我做这项工作。”周慧英说,她所学的专业比较冷门,也不大好找工作。“虽然这份工作的应发工资为2000元,但我觉得很有意义,不在于收入多少。”

  周慧英说,来到社区之后她越发喜欢这份工作。“我觉得社区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份工作让我觉得能够体现自我价值,也能回馈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慧英告诉记者 ,这几天她在社区跟着主任熟悉各项业务,觉得社区工作特别有意义。

  记者了解到,这次招聘按照社会公开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核择优录用等环节进行。新录用人员将采取企业化管理,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4年,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在合同期限内,实行优胜劣汰制,即每年进行考核,对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或连续两年评定为“基本称职”的,由所在街道提出解聘意见,以疏通社区工作者队伍“出口”,增强队伍活力 ,形成良性循环。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