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已登记4万余名重性精神病患者 社区康复机构少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14-06-18 14:06:00
16日上午,青岛市一精神病男子对前来接他就医的医护人员行凶,造成一死两伤的惨剧(本报17日A08版报道)。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从治疗到康复,需要医院、社区、家庭三方的努力,而目前专科医院床位增长远不及病人增长快,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仍是空白,家庭对精神病人时常无能为力,谁给精神病人一个归宿成了问题。
医生上门接病人发生意外
16日上午,青岛市昆明路60号居民楼内发生一起血案,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陈某在家中持刀向接他去医院治病的3名青岛广济精神残疾托养中心的医护人员行凶,造成一死两伤。
据了解,青岛广济精神残疾托养中心是一家私立托养机构,成立于2001年,是青岛市卫计委批准成立的二级精神专科医院,同时还是青岛首家精神残疾人托养机构,目前已接收200余名一、二级精神残疾人。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医教部主任张永东介绍,2005年的调查显示,青岛市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7.4%,其中包括大量患有失眠、心理障碍等轻型精神病患者。重度精神疾病发病率稳定在1%左右,包括危害较大的重性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症等。青岛市精神疾病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中危害性较大的重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72万人;重性抑郁症患者22.48万人;精神发育迟滞、痴呆患者6万人,这些病人大多终生患病。重度精神病患者经常会出现打伤医护人员、损坏医疗设备等情况。张永东称,有的家属担心精神病人会伤人,病人在医院住了很多年也没人接。
多数精神病人还在家里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社会防治科主任王立钢介绍,青岛市从2010年开始建立全市三级精神卫生防治系统,给所有重性精神病人登记建档,每位病人配备由监护人、居委会、社区医生3方组成的康复小组,动态监测居民(村民)精神疾病发病趋势,目前已经给四万多名重性精神病人建档,还有更多的重性精神病人没有纳入监控。他们中绝大部分还在一个个家庭中,由家属监护,成为一颗颗不定时炸弹。
据了解,这些被发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每年只有200余人能享受药费上的补助,40人能享受住院补助,这些补助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仍是杯水车薪。 社区力量薄弱、家庭无能为力,医院也力不从心。以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为例,该院600余张床常年住着900多个病号,可谓“一床难求”。据了解,青岛其他区市的精神疾病专科治疗机构也存在相同的情况。
张永东给记者看了一组数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曾保守估计,全国范围内的1600万名重度精神病患者中,只有20%到医院就医,而80%流散社会,得不到有效治疗。近几年来,全国每年有1万多人次肇事酿祸事件,都由精神病患者引发。可以说,加强对精神疾病重症患者的治疗、护理,减少他们无意识闯祸引发各种悲剧,是一个全国性难题。
社区康复机构极少
对精神病人来说,医院只能承担短期救助功能,患者还需社会和家庭的“接手”。
因为精神病是一种脑损伤病,精神病患者发病期间可能长期不洗脸、不梳头、不吃饭,等病情稳定后,基本的生活技能退化。“精神病人的一大特征就是与社会脱节,比如工作能力、生活能力下降,从医院出去也会被家人、同事等看做另类。”通过早期治疗、早期干预,精神疾病治愈率只有30%,而精神病的特点就是反复多变,因此后续治疗很关键,这其中社会支持体系的作用很重要。
“精神病人的康复应该在社区进行,而现在多数由家属来监管,埋下了一个个隐患。”张永东说,南方一些城市十年前就建立了专门用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站,精神病患者出院后,可以继续在康复站做康复。社区康复治疗作为在家看护和住院治疗的缓冲地带,能够减少复发率,减轻病人家庭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目前青岛的社区康复机构极少,没有康复机构的缓冲,精神病人被直接扔到家属手里。这无疑给社会埋下了安全隐患。”张永东说。(本报记者 杨林)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