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史上最大规模防灾演练:先进装备首次亮相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徐美中 2014-05-13 14:15:00
我市昨举行史上最大规模防灾演练市地震应急救援队首次公开亮相
3分钟不到,15厘米厚的水泥板就被钻出了一个能供人通过的小洞;自重8公斤,充气后却能顶起重达十几吨的校车……昨天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市在青岛高新职业学校举行了全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演练启动仪式暨青岛市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综合演练。这是我市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地震应急演练,成立一年多时间的市地震应急救援队,在赴北京参加国家地震救援队的专业培训后,首次携带先进装备公开亮相。
现场 32米长臂救下被困学生
“地震”发生后,市地震局在震后15分钟内向市政府报告地震三要素,提出启动Ⅱ应急响应级别建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召开会议,迅速向受灾严重地区派出青岛市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北海舰队、青岛警备区和武警青岛市支队、市民政局、市公安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部分同学被困在毁坏的建筑物内,发出求救信号,地震应急搜救志愿者立即奔向倒塌建筑物内,救助被困和受伤人员,并转移到救护区进行临时处置。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地震中被砸伤、埋压的人员,在震后20分钟内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天获救的救活率为81%,震后48小时内还无法获救的人员,救活率下降到37%。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的,而是因受伤被埋压不能得到及时救助或窒息死亡。此次地震,还引发了次生灾害——火灾,1名学生在四楼的窗口进行求救,但疏散通道已被浓烟和大火封住,救援人员无法进入该楼层实施救助,现场指挥部迅速派消防人员前往现场救援。随着消防车警报响起,一辆臂展达到32米的救援车驶到楼下,操作人员坐在吊臂旁边操作,一名消防队员成功救出了被困学生。
绝活1 8公斤气垫顶起十吨重校车
就在消防人员救下被困学生的同时,一辆停在校园内的校车,突然冒起了浓烟。消防人员见状,立即打开车门和紧急逃生通道,引导车上学生向安全地带疏散,消防车辆进行灭火。火灾扑灭后,救援人员发现,校车底下还压着一名受伤学生。市地震应急救援队的队员接到报告后,携带目前最先进的救援工具——气垫顶撑赶到现场。起重气垫中间部分的肚子很大,救援人员启动气瓶充气后,肚子便慢慢撑开。短短一分钟时间内,它就将重达十多吨的校车顶了起来。 “别看它个子小,力量可非常大”。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种气垫采用的是用来制作防弹衣的凯夫拉纤维,每层都缠绕了300多圈,虽然自重只有8公斤,但最大顶升力却能达到132吨,顶升高度最高可达2米。“地震发生后遇到建筑物倒塌人员被埋,使用这种气垫便可为被埋人员争取出足够空间,也方便救援人员进入。 ”校车被顶起来后,一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钻入了车底,把被困学生救了出来。
绝活2 3分钟钻破15厘米厚水泥板
地震发生后,往往会发生人员被困在房内的情况,此时便需要破墙进入。演练现场,市地震应急救援队的队员,用先进的凿岩技术,在短短3分钟时间内,便将一块厚达15厘米左右的水泥板,凿出了一个能够容人通过的小洞。期间还包括剪断水泥板中的钢筋。救援人员携带软性担架,从洞口进入了房间,将受伤人员放上软性担架后,从洞口送了出去。让记者新奇的是,凿岩时,除了一名面向水泥板的救援队员,还有一名救援队员和他背靠背,但双手紧紧抱着小腿。 “凿岩的时候,冲击力太大了,后面有个人靠着,可以节省很大的精力并加快凿岩速度。 ”救援队员说。
旁边,另外一组救援队员,则用切割机迅速在厚达20多厘米的水泥板上,切出一个可以容纳救援队员通过的三角孔。“这是国内最先进的切割机,切割之前先用水把水泥板湿润一会,切割过程中也会不断滴水。 ”救援队员说。市地震局负责人表示,此次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青岛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组成单位应急协调联动能力,检验了《青岛市地震应急预案》实战性和可操作性。(记者 徐美中)
责任编辑:赵晓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